百家乐平台-百家乐平台大全

图文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篇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
  •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紧密协作,健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执法联动等10余项协同工作机制,信息共享、系统治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在京畿大地逐步铺展。

  • 记者手记:京津佛罗伦萨小镇“焕新”

    正月十五过后,记者来到紧邻京津城际铁路武清站的佛罗伦萨小镇,除了一如既往的热闹,记者发现一个新变化——小镇改名了。在小镇入口处放置的《购物指南》上,清晰标注着“京津佛罗伦萨小镇”的字样。印象中,这座名品奥特莱斯小镇,之前的对外称谓是“天津佛罗伦萨小镇”。

  • 他在京津冀播撒创新的种子

    2月26日,周一,扈德辉提前约1小时到公司,对当天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召开不同城市的项目专题会,研究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情况;分析项目运营团队还需要哪些支持;参加会议探讨公司近期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接待合作伙伴、重点企业来访,找寻双方合作的契机……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他离开办公室时已是晚上7点多。

  • 十年治理,“看见”美丽宜居京津冀——京津冀推进全面绿色转型调查

    雾霾少了,蓝天成为“常客”;水变清了,干涸的河道“活”了起来;绿色多了,珍稀动物频频亮相……经过十年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曾饱受污染之痛的京津冀地区正在经历生态蜕变。

  • 从大红门搬到固安商贸城,她的生意更好了

    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的京南·固安高新区大清河园,是河北固安县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以“打造中国北方时尚中心”为定位,正在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潮流聚集地。

  • 从未名湖到潮白河,他见证一座“新城”崛起

    生活在北京,工作在天津,从北京大学到天津宝坻挂职,10多年间,王浩见证着这里的成长,也见证着京津双城间的产业协同之路。

  • 名角“请进来” 剧目“送出去” 交流互通促京津冀文艺共繁荣

    新春伊始,河北唐山市将戏曲名家名角“请进来”,把经典剧目“送出去”,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艺术共繁荣。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共同举办的文化活动日益增多,文艺合作不断深化,也为三地文艺作品推陈出新注入活力。

  • 获得感实实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串起百姓新生活

    促进公共服务“跨省过河”、全面融合;异地看病直接刷医保卡结算报销;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共享;“跨城养老”渐入佳境……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惠民政策持续加码,民生红利不断释放,三地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稳步提升。让我们透过一组数据,感受京津冀协同发展串起的百姓新生活。

  • 这位学者认为,好的研究是跑出来的

    叶堂林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刚过完年没等到开学的时间,他已经匆匆赶回办公室,着手安排新一年的研究计划,到雄安新区出差、参加学术研讨、撰写区域发展报告等等,作为研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专家,他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 十图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

    10年来,京津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京畿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

  •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数字看“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跑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十年来,三地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

  • 勇担先行示范的重任——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谱新篇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决策部署,京津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京畿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

  • 卫星瞰京津冀十年新变|志在万里,一座港口“吞吐”十年协同气象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从1300多万标箱增加到2218万标箱,航线从119条增加到145条,泊位从159个扩充到213个,跻身世界十大港口之列。三大指标跃升背后,是更生动的港区之变、协同之变。记者从高空卫星和亲眼见闻两个视角,在三个点位一窥十年高质量发展之变。

  • 十载协同展雄翼:天津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观察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开启。十年来,天津加快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推动三地基础设施连通,绘出瓣瓣同心的生动图景。

  • 特写:看见“未来之城”

    2017年4月,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不仅如此,中国还计划把雄安建成一座创新、绿色、充满科技感、没有“大城市病”的智慧宜居之城,它凝聚着中国对于人类更美好未来的思考。近7年时间,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雄安的变化沧海桑田。

  • 说走就走的“冰雪之约”

    自京张高铁开通以来,搭乘这趟列车前往冬奥小城崇礼的滑雪爱好者数量持续攀升。越来越发达的交通网络,不但拉近了京津冀的时空距离,也丰富了京津冀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体育活动。

  • 京津冀三地协同立法走实走深

    10年来,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创新机制制度,围绕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交通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同立法,畅通沟通机制、联动执法检查,逐步向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协同迈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提供法治保障。

  • 卫星瞰京津冀十年新变丨携手共建:一个副中心“见证”10年协同之变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6年中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一系列顶层规划以“钉钉子精神”扎实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逐步从最初的“打基础、补短板,有序拉开城市框架”,上升到“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的新阶段。记者借助万米高空拍摄的卫星图片,展现了“千年之城”发展的十年蝶变。

  • 一个权威规划师眼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石晓冬先后深度参与了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等多项重大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这10年,作为亲历者,石晓冬感慨万千:回过头来看,规划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特别是北京超前进行减量发展,通过前瞻布局、系统谋划,倒逼发展方式转型。

  • “一卡通行”的民生红利

    十年间,三地医疗卫生服务共建共享不断推进,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区域内异地就医实现“同城化”,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

  • 轨道上的“双城生活”

    现在从北京沿着京雄城际铁路出发,不到一小时就可以抵达雄安站。从拉近到融合,从相亲到协同,一条京雄城际铁路串起的不只是两座城市,更是频繁的人才交往和机遇。

  • 300场演出+300场文艺活动 “文化粮仓”打造京津冀文艺生活集聚地

    2023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一的北京艺术中心“文化粮仓”正式对外开放。北京艺术中心秉承国家大剧院“人民性”办院宗旨,将为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观众打造亲民、为民、惠民的艺术殿堂。

  • 他奔波在双城之间,为患儿做及时低成本干细胞移植

    正月初三,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匆匆乘地铁、换高铁、转汽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辗转,50多岁的医疗专家秦茂权,从北京的家赶赴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的诊室,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科副主任,两年多来,秦茂权奔波在双城之间,带领团队下沉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让一批患儿得到及时救治,并推动当地医院的诊疗水平迅速提升。

  • 这座“小渔村”变身双创热土

    北京东南方向140多公里外的渤海湾畔,依河临海,一栋栋红砖小楼鳞次栉比。曾经的北塘渔村,如今,已成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 10年,她在京津冀追“星” 

    选好位置、架好相机、调整参数,静候最美天象的到来,然后一次次按下快门……10年来,这样的动作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但每一次仰望璀璨的星辰、捕捉遥远的光影,杨婧还是会感受到极大的兴奋与愉悦。

  • 记者手记:十年再寻“三界碑”

    京津冀“三界碑”是划分北京、天津、河北的界桩。11年前的2013年7月,记者跟随天津电力工人上山巡线时,“发现”了一座当时鲜有人知的“三界碑”——北京平谷区金海湖镇、天津蓟州区下营镇、河北承德市兴隆县在此接壤,但三地发展水平却大为不同。

  • “两分钟”,他在站台见证两座城市的“握手” 

    科创企业落户、商圈建设加速、周边居民增加……十年来,京津城际不断提速扩容、升级焕新,“轨道上的京津冀”让人才流动更加便捷

  • 合力“亮剑” 京津冀共推区域协同治污

    为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跨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过去一年,北京各级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部门积极创新机制,与津、冀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联防联控联治,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执法支撑。

  • 十年之变:便利交通网延展京津冀“工作生活圈”

    津兴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结束了廊坊市永清县、安次区不通高铁的历史,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近年来,加密的京津冀交通网络让区域内城市“越走越近”,薛晨的经历正是不少居民过上“双城生活”的缩影。

  • 同“游”——年味里感受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新亮点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和而不同”的区域“旅游圈”,让文旅资源“活”起来,文旅消费“热”起来。

  • 小窗口“解忧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百姓办实事

    在天津市东丽区政务服务中心前台,深蓝色牌子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几个黄色大字引人注目。窗口后面,值班人员正详细了解企业的诉求。

  • “河北净菜”如何成为“北京好菜”

    近年来,河北多地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动“河北净菜”走进北京的食堂、超市、社区,形成了以净菜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化全产业链,主要“菜篮子”产品在北京市场占有率均超过四成,既丰富了北京市民的“菜篮子”,又鼓起了河北农民的“钱袋子”。

  • 同“产”——在“北方瓷都”感受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度

    因为订单需求旺盛,大年初四李明和工友们就复工上岗了。在唐山梦牌瓷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牌瓷业”)第二工厂的卫浴生产线上,李明负责马桶施釉。经过一道道工序后,这些马桶将被搬运机器人统一摆放进成品库中。

  • 每时、每天、每年——时间刻度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脉动”

     变化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在雄安新区,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投资建设的雄安宣武医院已经开诊,“京字号”医疗服务落地生根;在京津冀三地,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 从十年成绩单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变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这十年,京津冀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让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并通过协同创新实现生产力再造。

  • “云”上发力 张家口推动大数据产业全链条发展

     近年来,依托本地交通区位、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绿色电力等独特优势,张家口市加速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张家口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将着力构建“一廊四区多园”的大数据产业空间布局和“1+3+9+N”大数据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京津冀算力枢纽核心区、京津冀数产协作示范区、全国数字服务产业集聚区、全国绿色低碳创新样板区。

  • 高铁“双城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为河北省的医疗发展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2015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托管保定市儿童医院,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家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两家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

  • 把港口“搬”到雄安——天津港服务雄安新区便捷“出海”

    春节前夕,位于河北雄安新区朱各庄产业园内的河北雄安百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比平常更加忙碌。这家公司主营餐桌、餐椅、茶几等家具的跨境电商业务,经天津港发往美国。“这几天发货量增加了30%,通过天津港出海,快捷高效,能按时交到客户手里。”正在赶一批订单的公司总经理李福金忙得抬不起头。

  • “跨城养老”按下快进键——京津冀养老产业十年成效观察

    刷医保卡直接结算报销,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医养结合提升医疗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十周年,养老协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十年来,三地基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便利,持续加强养老资源对接、提升,努力为三地养老协同创造条件,让三地老年人能切身享受到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 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构建新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让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协同创新实现生产力再造。十年来,千年古都减量“瘦身”,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天津和河北发展更有活力。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4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4.2万亿元。

  • 创意手绘丨一棵古槐 见证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雄安新区设立近七年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雄安新区注重守护历史文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新城市有老场所,群众能“记得住乡愁”。在雄安新区启动区一处核心地块,塔吊和在建大楼附近,一棵上百年的古槐树显得格外抢眼,它“见证”着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 京津冀探索建设21.6万平方公里“绿色城市群”

    在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地区,分布着13座地级及以上城市构成的城市群。居民在享受现代工业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曾忍受着粗放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保成为三大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之一。

  • 向“新”而行看协同——京津冀联合打造科创新生态

    开“新”路、破“新”局、育“新”苗。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有着扎实的创新基础和雄厚的实力。“协同而行”十年来,三地携手打造创新共同体,激发发展新活力。

  • 从“靠钢吃饭”到“数字变身”,他触摸京津冀“同城脉搏”

     张健所在的江天数据,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数据服务企业。走在江天数据新投用的数据中心里,运行着的机房里传出轻微的嗡鸣声,监控屏幕上跃动着各个服务器的实时监测情况。“企业如今可以辐射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客户。”张健说。

  • 100秒看协同发展新进展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

  • 权威数读丨这组数据,带你读懂“轨道上的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区域内多节点、网络状的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完善。京津冀铁路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福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项目,进展如何?记者梳理了一组数据。

  • 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正在“起飞”

    从“龙凤呈祥”的北京“两场”,到渤海之滨、燕赵大地的津冀“双翼”,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振翅欲飞”,已初步形成统一管理、差异化发展格局。

  • 京津冀推进协同创新打造产业共同体

    天津市南开区老城厢有600多年历史,中铁建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此。“我们业务重心在京津冀,是协同发展的受益者。”公司发展规划部总经理张建龙说,集团总部位于北京,集团前身在河北石家庄,随着业务延伸,最终落户天津。

  • “梦”圆京津冀丨从三尺讲台到研发前沿,他跟跑“轨道上的京津冀”

    从三尺讲台到生产研发前沿,从“开拓”荒地到见证企业“拔节而长”,从“北漂”变身“新天津人”……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纵横”)副总经理于军跟跑“轨道上的京津冀”,成为这一国家战略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 京津冀产业协同锚定高精尖“航道”

    近期,京津冀三地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发布了“六链五群”的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集成电路、电力装备等五个产业集群立足基础,目标指向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关键零部件替代率和区域经济贡献率;氢能、生物医药等六条产业链将推动重点产业链“延”“补”“强”“优”。三地推动建设的京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廊道、京唐秦机器人产业廊道等五条产业廊道也依次亮相。

  • “梦”圆京津冀丨从一线工人到大国工匠,他在京津冀“成”风破浪

    临近春节,成卫东没买年货,也没顾上给自己的工作室挂灯笼。他这几天一直往码头跑,关注新运行的“智慧零碳”码头管控系统的“一举一动”。

  • 两家医院“起死回生”背后——京津冀医疗卫生服务共建共享观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已建设40个京津冀医联体,实现河北省设区市全覆盖。京津冀医学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机构共享互认不断推进。目前,河北312家医疗机构与京津373家医疗机构实现50项检验结果互认,295家医疗机构与京津208家医疗机构实现30项影像检查资料共享,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

  • 三地间的“手”越“牵”越紧——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速跑”

    通勤人员乘坐定制快巴从河北廊坊出发,1小时到达北京国贸;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正向河北延伸,未来河北三河到通州最快9分钟到达;京津冀间路网越织越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成为现实。

  • 河北廊坊:精准承接产业转移 “服装买卖”红红火火

    春节是服装行业销售旺季。河北省廊坊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企业主体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充分互动,在服装产业领域持续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激发消费热情,推动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 北京人在雄安:探路·播种·追梦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北京优秀人才,来这里施展才华、贡献才智。三位曾在北京生活工作的雄安建设者,为我们讲述他们在科技、教育、医疗领域各自挥洒青春汗水的奋斗故事,展现雄安新区的新变化、新生活、新挑战。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落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观察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设立6年多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雄安新区这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今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雄安现代化城市雏形全面显现,承接疏解加力提速。

  • “三界碑”下话变迁——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观察

    一眼望三地,两碑阅十年。在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两处交界处,在地理上区分不同行政区划的两座石碑,成为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历史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