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社南京7月12日电 题:盐从哪里来?江苏考古新发现盐业遗址超百处
百家乐平台社记者蒋芳、邱冰清
浩瀚黄海勾勒出绵长的海岸线,沉淀了百味之首的食盐结晶。傍海而居的优势,以及境内丰盛的草荡为制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汉朝时期江苏盐城因盐建县。12日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了盐城沙井头、缪杭、后北团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对研究西汉以来中央政府对沿海地区盐业管理以及历代制盐工艺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江苏盐城沙井头、缪杭、后北团遗址区位图。(受访单位供图)
位于盐城市亭湖区的沙井头遗址,专家推测其为汉代盐渎县城所在区域。考古人员在该遗址周边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若干汉代遗存文物点,揭露出规整的汉代道路、房址、较为密集分布的水井、成规模多类型的排水设施,以及大量瓦当和绳纹瓦片等遗迹遗物。
沙井头遗址出土的部分瓦当。(受访单位供图)
“文献记载,西汉早期在盐城境内置盐渎县。结合沙井头遗址周边出土遗迹遗物种类、数量,遗迹布局规范,以及历年在该遗址周边发现的汉墓群,推测该遗址为汉代盐渎县城址所在,是一处官署性质建筑遗址。”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刚说,这为理解西汉对江淮区域盐业生产的统一管理提供了考古支撑,也为理解盐业在西汉社会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实证材料。
盐,是中国古代重要战略物资之一。如果说沙井头遗址反映的是古代中央王朝在地方设置盐业管理机构,位于该遗址南边的缪杭遗址、后北团遗址制盐相关遗存的发现,则对研究江淮东部地区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盐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缪杭遗址位于盐城东台市,是一处唐五代时期的制盐聚落,已发掘出蓄卤池、淋卤坑等制盐遗迹。例如,几条平行分布的唐宋时期灰沟,可能是当时用于“晒灰取卤”的摊场;蓄卤池G1近底部为较规整长条形槽,应是用于存放海水或卤水,槽底泥土经盐度分析检测后证实明显高于遗址其他地层盐度。
缪杭遗址发现的蓄卤池G1。(受访单位供图)
“缪杭遗址发掘区内未发现盐灶等煎盐设施,在对遗址系统钻探过程中也未发现盐灶的迹象,或可表明缪杭遗址在唐宋时期只制卤,卤水需转运至别处煎盐。”陈刚说。
煎卤成盐,是古人制盐的关键步骤。在盐灶上摆放盘铁或者铁锅,烧至高温,将卤水置于铁锅内煎煮,水分蒸发后卤水结晶成盐。考古人员在距离缪杭遗址40公里的后北团遗址清理出明代的一处砖砌淋卤坑和紧邻分布的3座盐灶。
后北团遗址清理出明代一处紧邻分布的3座盐灶。(受访单位供图)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宋代词人柳永的诗句揭示了盐的来源、制盐的方法,反映了古人制盐之辛苦。“考古发现为文献记载提供了实证。”中国海盐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黄明慧说,历史上江苏沿海制盐长期采用“淋卤煎盐”法,分为备柴、晒灰、淋卤、煎盐四大步骤。
缪杭遗址发现的淋卤坑一组。(受访单位供图)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先民已在盐城引海制盐。因盐产丰富且水运便利,西汉置盐渎县,东晋更名为盐城县。南朝时盐城县境内有制盐“亭场”百余座,中晚唐时期盐城监下辖大盐场九座,年产盐量约四十万石,位居当时海盐产区“四场十监”之列。宋元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范公堤、串场河为轴心的盐业经济整体格局。
2022年7月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苏盐业考古”课题启动以来,已发现江苏历代不同类型盐业遗址点超百处,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盐业生产、运输、管理等不同产业链条,实证江苏盐业在制盐工艺、盐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连续性与传承性。
“历史上江苏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央王朝直接管控的重要产盐区,此番考古进一步为两淮盐业在全国盐业中的重要地位追溯到了源头。”陈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