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城区,上海火车站东南侧,苏州河北岸,川流不息的南北高架桥下,有一片红顶白墙的多层住宅楼房。
这里是蕃瓜弄。从解放前难民栖身的“滚地龙”,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个五层楼高的工人新村,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加层、平改坡以及近些年的“美丽家园”修缮……伴随着时代洪流,蕃瓜弄一直在改造更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蕃瓜弄“3.0版”。
上海苏州河北岸的蕃瓜弄(5月19日摄)。百家乐平台每日电讯记者 刘颖 摄
不过,距离最近一次大改造,也已过去二三十年。眼下,蕃瓜弄又“老”了。早年间的小梁薄板房屋结构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楼下正做饭,楼上厨房管道的水就渗了下来,一锅菜全毁了。
城市更新,没有忘记民生“里子”。2022年7月,上海历史性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紧接着,上海宣布,将在两届政府任期即10年时间内,完成“两旧一村”(零星旧改、小梁薄板等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如今,蕃瓜弄开始迎来自己的第四次“新生”:作为今年上海体量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项目之一,蕃瓜弄已实现居民100%签约,将原址重建,已开启两个月的搬场期。三年半后,独用厨卫的电梯房、地下车库、9000平方米的公共配套建筑等,将迎回自己的老街坊们,共同拥抱新生活。
荣光与落寞
19世纪末,这一带被称作姚家宅,随着20世纪初沪宁铁路通车,一度是繁华地带之一。但后来两次遭遇日军战火,成了一片废墟。1940年左右,一批难民在此栖身,用烂草席就地搭建“滚地龙”,渐渐形成了上海人口密度最大的棚户区。
那时,人们多以南瓜(俗称蕃瓜)为食,曾经种出过一个特大瓜,茎蔓卷曲似龙须,果面瘤状像龙眼,因视其为吉祥物,便有了“蕃瓜弄”这个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陆续拆除了“滚地龙”,翻建成草平房或瓦平房。今年78岁的王踏喜是1960年搬到蕃瓜弄的,当时,家里用150袋米换来了一间草棚房。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王踏喜的生活便跟蕃瓜弄紧紧绑在了一起。
蕃瓜弄的许多居民都是如此。今年42岁的陈瑜出生在蕃瓜弄,彼时还享受着住在工人新村的荣光——1965年12月,蕃瓜弄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五层楼的工人新村,31幢楼房,水、电、煤俱全,新村内还保留了十八间“滚地龙”,作为“忆苦思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那一年,陈瑜的奶奶作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被分到蕃瓜弄居住。陈瑜记得,当时小区周边有银行、书店、食品店、理发店、旅馆、浴室等配套设施,生活特别便利。经常有人来参观,还接待过不少外宾。
可以说,城市更新这一页,蕃瓜弄是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陈瑜现在是蕃瓜弄的一名居委干部,也亲身经历了蕃瓜弄的荣光暗淡与落寞。房屋设计建造早,没有电梯,且绝大部分是不成套的,两到三户合用一个厨卫,最小的一户只有6.5平方米。当时为了实现快速建成,使用了小梁薄板的建筑方法,房屋梁体尺寸窄,梁梁之间尺寸小、楼板薄,不合适长期使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新客站启用,周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蕃瓜弄愈发显得陈旧落伍。当朋友问起家庭住址,陈瑜已经不好意思说出“蕃瓜弄”,只会含糊回答“新客站那边”。
但把蕃瓜弄带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努力并没有停止。1999年,蕃瓜弄迎来第三次改造,政府对其实施“平改坡”工程,同时改造了供水系统、安装了屋顶避雷装置,提升了居住舒适度与安全性。蕃瓜弄改造后的照片,登上了上海一些媒体的显要位置:一排排楼房错落有致,改造后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直到今天,走在蕃瓜弄,仍能感受到这个小区的一份体面。望向一层一层的阳台,居民侍弄的花草红红绿绿,充满生命力。
而走进楼道,1122户居民几十年的日常生活以另一种面貌扑面而来:光线昏暗,楼梯窄小,天井破旧。共用厨房即使白天也必须开灯才能看清,尽管三四个水池分属各家,但烧饭只能错峰,否则人多了走道里转不开身,油烟更是呛人。几家邻居抢共用厕所发生过冲突,不少居民也养成了在房间放痰盂的习惯。
房间内更是拥挤。陈瑜一家三代五口人挤在19平方米“一间半”的房子里,女儿床铺后面,拉上一层窗帘就算隔开了隐私空间。今年50岁的冷梅住在一楼,小梁薄板的房屋结构让三户人共用的厕所总是因为楼上渗水而断电,不得已,在原有厕所旁边重新搭了一个。
旧改,成为居民愈发强烈的盼望。2016年,为了支持上海北横通道大动脉建设,蕃瓜弄沿天目中路的8幢楼房被征收。仍旧住在小区的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更加迫切。
2019年8月6日至30日,由蕃瓜弄居委会、小区业委会联合牵头,对小区全体业主及承租人开展“拆除重建”意愿的全覆盖调查,最终99.7%的居民同意向政府申请对小区进行拆除重建改造。
回应居民的期盼,2022年,蕃瓜弄所在的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正式组织蕃瓜弄拆除重建改造的一轮征询,居民同意比例依旧超过了99%。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直面“天下第一难”
旧区改造,历来被称作“天下第一难”,难就难在做群众工作。
蕃瓜弄也是如此。真的要改造了,居民们想得也更多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改造后自己的房屋面积能有明显增加。
面临第四次改造的蕃瓜弄,有14幢非成套住宅楼,居民户1122证、户籍人口3482人,其中绝大多数为租赁房,145证为产权房。而且各家各户情况极为不同,光不同面积的户型就多达97种。
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工作专班负责人王中佳介绍,项目改造方案前后经过20多稿的调整,就是希望尽最大努力给居民最优的方案。
天目西路街道在小区里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座谈会、沟通会,为居民解释方案、倾听意见。
改造后,居民可以住进电梯房,小区道路整修,建设地下停车库,周边也将配套建设城市生活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等。
因为是拆除重建项目,居民完成签约后,将暂时搬离小区,搬离期间可领取政府提供的过渡费补贴来租房。改造期间,政府也将根据市场评估情况适时调整,只增不减,同时提供搬家费。
“旧住房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面对改建的‘攻坚战’,充分运用群众工作法,发挥党群优势,力争成为开启居民‘心锁’的关键钥匙。”天目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董启蒙说。
陈瑜家是最早签约的。签了之后,也有不少邻居来说“风凉话”:“在居委会做事嘛,肯定要带头签的。”
这时,陈瑜的父母、爱人,主动做起了群众工作。“我爸妈拿着宣传小册子给老街坊们讲,早签早得利。”
另一边,陈瑜早已和旧改专班的干部一起,为达到签约生效比例而努力。“居民纠结的点在哪里,是对政策不理解,还是对小区规划不明白?要是对旧改不了解,我们可以带居民去其他旧改后的小区参观,还是以事实为依据,吃透政策,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也存在于居民之间。王踏喜坦言,最初,他对旧改也是“有想法”的。王踏喜家是产证房,如今他和老伴两个人住,这个温馨整洁的家有60多平方米,独用厨卫,墙上挂满儿女、孙辈的照片。从个人居住条件来说,王踏喜对旧改并没有迫切的愿望。
但他也是最早签约的居民之一。“旧改是大势所趋,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是老党员了,应该支持。”
大势之下,是每个家庭、每个居民具体而实际的生活。王踏喜想到自己一楼的邻居,90多岁的张桂英是自己的党员结对服务对象,住着那间整个蕃瓜弄最小的6.5平方米房间,她需要旧改;望望窗外,自己住了几十年的蕃瓜弄老了,生活不可能天天关起门来过,等以后新小区成了电梯房,绿化更美、配套更方便,自己和老邻居们的日子岂不更舒心?
王踏喜不仅自己想通了,还做通了住在蕃瓜弄另一栋楼里的儿子的工作,一家子经常劝说仍在纠结的邻居,像是旧改志愿者。
作为居民,陈瑜在蕃瓜弄度过童年、青春。而作为社区干部,陈瑜在旧改这一课上经历着新的成长。
“我一开始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一谈就两三个小时,可就是有几户怎么也谈不下来。”
陈瑜坦言,这比她想象的要难许多。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陈瑜又一次失望地下楼,坐在楼栋口台阶上哭了。
这一幕,被那户没谈下来的爷叔看到了。
陈瑜嗓子早就哑了,对爷叔说起心里话:签约生效,不是为了您一家、我一家,是为了蕃瓜弄1000多户居民都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改造以后,大变样,大家都好,您家才更好呀!
陈瑜说完,爷叔走出去兜了一圈。10分钟后回来说,“小陈,我签了。”理由是:陈瑜是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邻家小囡,工作勤勤恳恳,从不“捣糨糊”。签约,也是在支持小囡的工作。
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推动居民与新生活之间的双向奔赴。居民们看到,项目组、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用各种方式为居民讲解旧住房拆除重建的好处,帮助调解矛盾。有邻居天蒙蒙亮就看到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在跟住户聊签约的事,一问才知道他们从深夜谈到了日出。
原本对改造后房屋的结构及过渡费方案不满意的徐阿姨,在社区、街道干部一次次沟通后,从工作对象变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力量,主动陪同基层干部上门工作,共计协助完成了28户居民的签约。
今年5月15日晚,蕃瓜弄旧住房改建(拆除重建)项目签约率突破98%,达到正式生效比例。多方努力下,这一数字最终达到了100%——所有人的新生活,真的要来了。
人民城市,不会让蕃瓜弄掉队
在蕃瓜弄改造项目主创建筑师曹晓栋手头,打印出的设计稿叠堆到半人高:安置房型初步定下8种,通过调整房型的进深和面宽,衍生设计出47种不同面积段的回搬房型方案。其间数易其稿,甚至细微到小小一根烟管,也因为居民的呼声而挪了位。
目前,蕃瓜弄朝南的房间只有四成,改造后,“朝南”是“标配”,每套房都至少有一间房间朝南。
整个小区,14幢老房子将变成6幢7到33层建筑,地下停车位超800个,地面实现人车分流。小区以及周边公共配套有城市生活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点、社区党群中心和公益性幼托育点。
7月中旬,蕃瓜弄在欢天喜地的热烈气氛中举行了搬场仪式。老邻居们陆续暂别,期待着3年半后的回归。
“等再回来的时候,我可能就不是现在邻居的网格‘块长’了,但是作为党员,责任心还是一样的。”陈瑜说,蕃瓜弄旧改,让自己对群众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知道社区工作“功夫在平时”,需要日常与居民经常性地沟通、力所能及地帮助。
“人是需要相互支持的,我对社区有热情,相信我们会在新的蕃瓜弄结下更深的感情,拥抱更加幸福的生活。”陈瑜说。
居民离开蕃瓜弄,并不是旧改工作的句点。王中佳说,这项工作要一直持续到居民将来进户之后。“过渡期以及竣工后,居民们可能遇到新的问题需要协调处理,例如年纪大的居民回来之后的安置和装修问题等,对于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来说,一刻都不能松懈。”
蕃瓜弄悠长的历史里,为居民更好生活而改造的脉搏一刻也不曾懈怠。也正因如此,新时代的人民城市没有让蕃瓜弄掉队,她将以全新的模样,让居民们的新生活“瓜”熟蒂落。
包括蕃瓜弄在内,今年上海计划实施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28万平方米,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更可持续的更新模式,争取群众支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202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蕃瓜弄,还有许许多多像蕃瓜弄一样的城市老旧居住区,即将迎来它们的新生。 (记者王永前 杨金志 郭敬丹 参与采写: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