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百家乐平台大全

学而时习之丨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竖屏微视频丨英雄从未远去

聚焦

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李书磊出席并讲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讲话。

  • 百家乐平台微评:勿忘国殇,矢志图强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14亿多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正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阔步前行。让我们铭记历史教训,矢志奋发图强,凝聚磅礴力量,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 牢记历史 开创未来——全国各地举行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

    上午10时,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下沉广场内,伴随雄壮的国歌声,社会各界代表敬献花圈,随后全场肃立默哀,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以及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云南省腾冲市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内,三面高墙上呈矩阵式悬挂着千余顶中国远征军留下的钢盔,每个钢盔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具象化了,令我警醒。”参加悼念活动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学生王尊说。

  • 特写:这一分钟,南京全城共祭遇难同胞

    自2018年起,南京将“默哀一分钟”明确写入条例,确保国家公祭仪式的庄重感和仪式感,传递了一座城、一城人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坚守。

  • 香港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香港特区政府13日上午在特区政府总部举行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 奋进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写在国家公祭日设立十周年之际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十周年。12月13日,我国将在南京隆重举行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如同点亮一支民族精神的火炬。当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警醒华夏儿女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凝聚矢志复兴的磅礴力量。

  • 南京大屠杀:从民族苦难到世界记忆的漫漫长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洞富雄、藤原彰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就成立了“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对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观点逐一进行驳斥。松冈环等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多年来往返于中日之间,走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以及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侵华战争的日本士兵,将“理解中日历史,与受害者同行”作为毕生的座右铭。

  • “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活动在南京举行

    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入夜,各界人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烛光祭”,寄托哀思,祈愿和平。

  • 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请留一分钟

    今天,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悼我同胞,无论你在哪里,请留一分钟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 今天,一起了解国家公祭鼎背后的故事

    2014年12月13日,在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国家公祭鼎正式面世,此后永久陈列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

  • 南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幸存者中,能讲述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常小梅在2022年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截至目前,这样的传承人已有32人,年龄最小的9岁。他们代表幸存者赴日参加证言活动、记录幸存者口述生活史并出版成书、开通社交媒体账号讲述历史,以不同方式传递历史真相。未来,这支队伍还将继续扩容。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重新面向公众开放

    12月13日,历经一个多月的筹备与布展,位于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内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重新面向公众开放,并推出“侵华日军细菌战珍贵文物及史料特别展”。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重建“殉难者名单墙”

    12月13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重建的“殉难者名单墙”向公众开放,旨在纪念惨遭731部队人体实验与细菌战的殉难者,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访约翰·拉贝曾外孙赖因哈特

    “当前,西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反面例证,人们往往过于关注进步,而忽视了历史的教训。”他强调,要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 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一组数据见证他们铭记历史

    今年是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2014年12月13日,是第一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此,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仪式都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举行。从家祭、城祭到国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铭记国耻,强我中华。在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一组数据见证他们铭记历史、警醒未来。

  • “32+32”:见证与传承

    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两个“32”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家庭对一段野蛮历史的见证,也是为传承历史记忆所做的努力。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用实际行动接替先辈,将历史告诉世界。

  • 不能逝去的记忆

    百家乐平台社记者从2014年开始整体性关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这一特殊群体,多年来持续寻访记录,累计采访百余名年逾八旬的老人。在记者与时间赛跑、抢救性拍摄记录的同时,幸存者也在不断离世,从2023年12月13日至今,又有6位幸存者相继离世。记者经过梳理,将离世老人的影像重新组合,表达悼念。历史不容忘却,记忆不能逝去。

  •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应该一代代传下去”——记《老华侨不沉默》日本神户放映会

    由日本“神户·南京心连心会”组织的纪录片《老华侨不沉默》试映版放映会10日晚在神户学生青年中心举行。纪录片以旅日华侨中日交流促进会共同代表林伯耀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日成长、积极搜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证据、为二战中被日强征华人劳工索赔的经历。“南京大屠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永久伤痛。我们海外华侨一直希望我们的日本朋友、全世界的人民都能了解。作为人类的教训,千万不能再有这样的悲剧!”林伯耀在放映会上说。

  • 美国旧金山华侨华人纪念南京大屠杀87周年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7周年纪念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各界华侨华人日前在圣何塞市的张纯如公园举行“南京祭”活动,悼念遇难同胞,呼吁世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 部分照片首次曝光 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

    一本相册拍摄于南京沦陷时期,共有73张照片。其中,记录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即南京碇泊场)常态运作情况的照片系首次曝光。卢彦名介绍,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不仅负责侵华日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还有一项秘密工作——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毁尸灭迹。

  • 祭忆之花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最常见的便是菊花,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对生者的温暖善意……都被倾注在这朵朵菊花中。

  •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于12月1日启动。一大早,幸存者夏淑琴、刘民生、艾义英带着家人,赶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鞠躬、献花、默哀,祭奠在87年前遇难的亲人和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