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的守望者-百家乐平台网
2025 03/27 10:51:20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传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的守望者

字体:

  中药炮制技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国内中药炮制教学科研发展相对缓慢,存在继承无力、人才不足、工艺规范化及质量标准不够等问题,以至于中药炮制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民建会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尤氏中医药私人老药藏品馆馆长尤迎,多年来矢志不渝,立志成为中医药非遗传承的守望者,默默耕耘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田野上。图片1.png

  师承名家,抢救传承非遗文化技术

  作为北京孩子的尤迎,18岁那年投笔从戎,加入武警部队,荣获个人专项三等功。退伍后,尤迎将抢救性保护中成药老品种当作自己的匠心与使命。

  为什么对“中药炮制技术”情有独钟?尤迎表示,经过深入了解得知,中药若要发挥疗效,必须依赖于炮制技术来确保其成分的活性和安全性。而中药炮制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工艺,每一味药材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精华与生命的奥秘,炮制则是唤醒这些奥秘、发挥药材最大药效的关键。“因此,对待每一味药材都需要我们力求完美,才能让药材在火与热的洗礼中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技术,要求在中药品质鉴定与评价、中药传统炮制理论与技法、中成药合理使用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每一项炮制技术,都是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也让尤迎更加坚定了传承这份匠心与使命的信念。

  “传统中药炮制技艺如九蒸九晒是中华文化瑰宝,其背后蕴含的不仅是工艺智慧,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生命哲学。”为了充分掌握中药炮制技术的精髓,尤迎师从国医大师金世元,跟随国宝级老药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龟龄集”“定坤丹”中药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柳子俊,“系统辨证脉学”创始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扁鹊脉学诊法”传承人齐向华团队等学习中药炮制技艺和系统辨证脉学,努力让自己更加熟悉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家里手。

  弘扬文化,推动老药藏品进博物馆

  作为收藏爱好者,尤迎一直从事中医药老药的保护、抢救、传承和鉴定,尤其是对老版安宫牛黄丸和苏合香丸的鉴别赏析有独到见解,并通过对中医药老药藏品的深入研究,挖掘出更多的中医药资源,为中医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当提及她的老药藏品馆时,尤迎如数家珍,既有中医古籍、中医炮制器皿,也有各种品牌的老药、老酒。“藏品实物不仅是藏品馆的灵魂所在,更铸就了其独特的学术品位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使不同的中医人及爱好者得以近距离领略历史文化所赋予的坚定信念与心灵震撼。”尤迎认为,‌藏品馆能够卓有成效地抢救与保护那些珍贵的历史物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与实物研究素材,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藏品馆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对藏品进行研究,探索老药背后的历史、炮制工艺、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希望为中医药人才及药学研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积极投身公益,以创新形式广泛惠及民众生活

  除了中医工作者、企业家,尤迎还有咨询专家、自媒体人以及公益人等多重身份。

  作为咨询专家,尤迎参与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的、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与东直门医院主办的“百秒易养生”24节气原创系列科普,点击量超过3000万,获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基地;作为自媒体人,她策划了首届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吸引27个国家和地区3000名代表出席,助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自2003年成立至今唯一一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作为公益人,她荣获北京“民建优秀会员”称号、举办巾帼同心公益讲座,连续4年分享中医养生知识1500余篇等。

  此外,作为技术专家,尤迎还指导了丰台区卫健委委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承接的“丰台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该项目以《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课程为基础,匹配了药食同源、运动、养生与儿童健康成长内容,融入了中医药理论常识及中医药文化体验。项目完成线下讲座13场,覆盖中小学15所,参与学生1557位。完成线上讲座31课时,覆盖中小学94所,累计观看55205人次。

  “希望自己永远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榜样,关键的时候冲得上去,危险的时刻豁得出来。但是在关键和危险时刻,要以大局为重。并时刻铭记自己曾经是当兵的人,永远要发挥军人敢打敢拼,雷厉风行的作风,有国才有家的品德。”尤迎说。

  谈到未来,尤迎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传承与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中医药组织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老药的传承与保护的国际化进程。(北京青年报记者 范辉)

【纠错】 【责任编辑:兰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