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办的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础创新和深度融合应用。一直以来,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对推动科技进步、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算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加工、处理,日益呈现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成为新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算力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产业规模加速壮大。截至2022年底,我国总算力规模达180EFLOPS,仅次于美国,存力总规模超过1000EB,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此外,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设施,5G基站、5G移动电话数量持续增加,千兆光纤用户数突破6100万户,算力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不过,作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当前大部分的算力需求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产生算力需求东强西弱的局面,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算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由于互联网传输效率偏低、安全性差,而专线网络又会产生较高的成本,严重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对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和共享产生较大障碍。当前我国算力产业基础依旧薄弱,基础性的技术瓶颈严重阻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芯片层面,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芯片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占据主导地位,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在产业体系方面,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在内的多样性算力产业体系仍需完善,系统创新思维亟待提升。对此,要从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中国建设的算力底座。针对我国东西算力资源相对分离、互补协同效应不足的问题,应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另外,应进一步构建水平更高、技术更优的算力基础设施,强化顶层设计,通过优化调整,特别是对资源需求的改进与提升,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算力资源配置。同时,应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优算力网络,把所有的算力资源链接在一起,强化算力资源统筹智能调度。
二要加强算力产业基础创新,把握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基点。围绕算力发展需要,应聚焦我国算力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基础性瓶颈,加强先进计算的关键技术创新。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技术部分,推动高端芯片、计算系统、软件工具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重要产品研发。同时,增强算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布局能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形成全体系协同、多路径互补的系统创新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要促进算力产业融合应用,激发数字中国建设的强大动能。目前,算力正加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为加快算力赋能产业发展,应建立完善的产业合作体系,深化产业协同开放合作,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形成良性互动。
(刘虎沉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