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社北京3月15日电 题:如何办好冬奥开闭幕式?——专访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
百家乐平台社记者姬烨 高萌
13日晚,随着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双奥之城”北京通过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共四场开闭幕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浪漫,传递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阐释了中国人对“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向往。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闭幕式现场。百家乐平台社记者兰红光摄
如何通过这一全球舞台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如何更好地描绘新时代中国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懈追求?如何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在“鸟巢”27万平方米的复杂空间内,统筹协调冬奥闭环内外的三四万人?在接受百家乐平台社记者专访时,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主任常宇一一进行了解答。
图为常宇在会议中。
“用世界易于读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在冬奥会开幕式前,常宇与张艺谋总导演团队、开闭幕式工作部和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经常连轴转,晚上排练到深夜,白天继续开会讨论。那时候,常宇的嗓音都已经变得沙哑。如今,随着四场仪式圆满落幕,他也终于有机会与记者回顾过去三年时间,他和团队一起为开闭幕式所做的努力。
图为常宇与张艺谋在鸟巢。
2019年,北京冬奥组委正式成立了开闭幕式工作团队和导演团队。常宇说,在四场开闭幕式的创想之初,北京冬奥组委和张艺谋总导演团队就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等理念作为四场仪式的核心概念。
“我们也确立了国际化的理念,一定要用世界易于读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他说,“在每次演出后,我们注意看了国际电视机构的转播和国内外媒体的很多报道,都很明确、清晰、正面地讲述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理念,也介绍了很多我们创作的背后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形象,也被世界各国观众所接受。”
“我们成功讲述了一朵雪花的故事”
在四场仪式中,从“雪花”主火炬点燃和熄灭,到表演环节的“雪花”呈现,再到引导牌和演员服装,完整讲述了一朵“雪花”的故事,成功传递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完美诠释了“一起向未来”的口号。
3月4日,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百家乐平台社记者李尕摄
“由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小雪花’引导牌,共同组成一个‘大雪花’主火炬,是冬奥会开幕式核心的理念。”常宇说,这个理念也一直贯穿到四场仪式里。从代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小雪花”汇聚构建成代表世界的“大雪花”的过程,正说明中国对人类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共融之道的理解。“所以我们说,冬奥会讲述一朵‘雪花’的故事,是成功的。”
“从讲文化差异点到讲文化共同点”
国际奥委会此前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收视率超越了往届所有冬奥会开幕式的收视率。
如何更好地引发全世界的共鸣,常宇总结了近些年的一些思考和收获。“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入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希望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希望知道中国的理念和故事,这使我们讲述新时代中国的世界观成为可能。我们要靠讲文化的差异点到讲文化的共同点的方式,展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理念,向世界传播中国认为的共同价值。”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致敬人民”环节。百家乐平台社记者杨磊摄
“自信是成熟的表现”
四场仪式中,片片“雪花”尽显“空灵、唯美、浪漫”,“行进式广场舞”让老百姓展现风采,大山里的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微火”火炬、盲童合唱……简约而充盈的美感,将真挚和温暖传向了世界。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在开幕式上歌唱。百家乐平台社记者曹灿摄
常宇认为,这四场仪式在讲述方式上更加自信也更国际化。“自信是成熟的表现,我们不再着力于挖掘和展现中国璀璨的文明和对世界的贡献,因为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我们放松心态,更加举重若轻,用外国朋友容易懂的方式,艺术地展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与此同时,在呈现手段上也更加轻松自然。“我们没有用排山倒海、竭尽全力的方式,而是选用了大量情感的、质朴的、艺术的手法,比如《致敬人民》《未来的冠军》和《和平鸽》环节里广大青少年和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天真烂漫地参与,使我们的理念更能触及每个人的心灵。”
“开闭幕式希望让更多普通人参与”
在参演人员方面,开闭幕式工作部和主创团队也进行大胆改变,整个冬奥会开幕式都没有使用专业演员,除了各行各业的老百姓以外,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成了主力。这在中国组织的大型文艺活动中也是很少见的。
常宇表示,中国希望冬奥会是一个由全体人民共享和参与的活动,不但让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希望开闭幕式演出中有更多普通人参与。
“几千名学生冒着严寒在‘鸟巢’排练,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难得的重要人生经历。能有机会在冬奥会这样的国际舞台上锻炼,展示中国新一代的风采,大家都很珍惜。”常宇说。
从去年10月起,四场仪式在“鸟巢”开始了紧张排练阶段。学生担任表演者,最关键的是平衡好学习和排练。常宇介绍说,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学业,他们制定了非常详细具体的排练计划表,哪个周末、哪几个小时、哪几个学校的同学,排练哪个节目,都具体到每个人、每个老师、每个编导人员。
1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雪花》幕后。图为“小鸽子”们在彩排前候场。百家乐平台社记者许雅楠摄
“从去年10月起,我们主要利用大家的周末和假期组织排练。如果你来‘鸟巢’看我们的排练,你会看到我们的演员休息区里有很多课桌,让同学们在排练间隙能写作业、能复习功课,以前的排练场地都是不会有的。”他说。
“学生们的表现还是非常好的,很真挚、很有感染力,现场呈现的效果很好。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怕严寒、不怕艰苦,为了能给世界呈现一个温情、美好的开幕式,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的精神,很让我们感动。”
“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很好地完成了各自的工作”
一个好的创意,从出现到实现,有很长一段路。常宇所带领的工作团队,与张艺谋总导演团队携手努力,为世界奉献了精彩的演出。提及自己团队的工作,他介绍说:“我们更像是一个制作管理人。我们首先是与创作团队共同讨论,研究确定开闭幕式总的创作方向。”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跟国内的演出有很大区别,它是一个以仪式为主的重大活动,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对整个流程有非常详尽的规范。常宇表示,我们要把这些流程完全融入创意设计中去,就需要与国际奥委会等外方单位积极交流,努力在导演创意的自由空间和外方的各种规范要求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2020年年底,尽管当时欧洲疫情严重,常宇还是和团队成员一起前往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汇报了“微火”点燃主火炬的创意方案。这一方案虽然在百年奥运历史上从未出现,但通过沟通和介绍,最终国际奥委会表示同意。
图为开闭幕式工作团队合影。
“除此之外,一台演出从一个艺术的想法,到具体的演出装置、舞台技术、道具服装的制作,地面视频影像的制作,音乐、灯光等等,最终联合呈现出完美的演出效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里面有各方大量的工作团队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统筹协调。”常宇说。
“还有很多复杂的管理问题,比如如何在疫情的情况下在‘鸟巢’内合理地划分闭环区域,使得分别来自闭环内外的三四万人,能同时在一个27万平方米的复杂空间里各自完成自己的演出、仪式、贵宾接待、观演、服务等工作,还不能发生疫情传播的问题。比如所有人群的交通入场如何更加顺畅,场馆设施、电力等各项保障工作如何确保万无一失等等,都需要工作团队的每一个部门耐心细致地落到实处。”
“总之,我们整个开闭幕式工作团队5000名工作人员,很好地完成了各自的工作。”常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