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年轻人在学一种很“新”的技能!

发表于:2023-08-29 17:11:36

  螺蛳粉样式的缠花,棕榈叶编成的迅猛龙,面人冰墩墩,剪纸喵星人......当下,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各显其能,正成为新生代传统技艺传承人;棕编、面塑、剪纸等“老物件儿”在全新的设计下摇身一变,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潮玩”,在网络上频频“出圈”;传统的文化记忆正被赋予当代的审美内涵,重回现代生活。

  非遗“老”技艺迎来青年“新匠人”

  近十年来,“国潮”的热度持续增加,作为国潮“中流砥柱”的非遗技艺也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pick,“非遗”相关内容逐渐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的显性话题。

  抖音近几年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达3726亿,获赞总数为94亿;非遗创作者直播场次越来越多,2021年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600余场非遗相关直播,2023年5月增长到平均每天1.9万场。值得一提的是,“80后”“90后”年轻人就占了非遗内容制作与传播的半壁江山。

  来自四川成都的一位网友将“新繁棕编”这项非遗技艺发扬光大,普普通通的棕榈叶在她的巧手中摇身一变,化身迅猛龙、猫头鹰、独角仙、大蜗牛、小青蛙等栩栩如生的动物。来自兰州的网友“绾云舒”则是将原本用来做钗、簪之类的缠花技艺和美食元素相结合,制作缠花版的“螺蛳粉”“红烧肉”和“火锅”,收获大量网友喜爱。

网友“绾云舒”分享的缠花版螺蛳粉

  年轻人正在成为非遗传播的主力军

  传统手艺要跟上时代,就要接纳新的创意和技法,吸引年轻人主动加入,给非遗技艺带来新的生命力。因此,一些非遗传承人选择通过网络直播教授非遗技艺。某位“90后”孟津剪纸传承人表示,过去面对面教几十人,现在通过直播可以同时教几万人。直播中网友们如同“点菜”一般在评论里提出创意,传承人则通过剪纸将大家的想法一一呈现。古老的剪纸技艺融入年轻人的审美,焕发出新的活力。

网友“民艺商店”分享的孟津剪纸作品 来源:小红书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通过新途径展示传统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的魅力,也借此打开了新的销售市场。根据抖音平台相关数据,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间,平台上30岁以下的认证非遗传承人共有116位,超过1000位“00后”在抖音身体力行传承非遗,弘扬传统文化。在平台带货成交额最高的100位非遗传承人中,“90后”占比37%。带货成交额破百万的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57%。

  喜欢非遗的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化

  非遗文化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点多面广。随着服务零售的快速发展,非遗文化迎来发展新机遇,焕发新生机。小吃、火锅、推拿、耳艺、茶文化等与非遗项目相关的精彩纷呈的消费体验,正通过服务在线化、标准化,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以“非遗”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125%,其中“非遗体验”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200%,与“非遗体验”相关的评价、笔记数同比增长超220%。在购买“非遗体验”的消费者中,20-35岁的占比超7成。平台上提供“非遗体验”服务的商家数,同比去年增长155%,“非遗美食”的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50%,重庆、成都、北京、扬州和南京地区的“非遗”主题团购订单量,位居全国前五位。

  在祖国大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用青春“拥抱”非遗文化。非遗传承也正搭乘互联网快车,与时尚结合,不断深入年轻人的生活圈。年轻人作为传统非遗的传承者、推广者、爱好者,在推动非遗从“小众”逐渐出圈的过程中,也让非遗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策划:刘娟

  监制:唐心怡

  编辑:周佳苗

  设计:李权

  统筹:张琦

  校对: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