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壮士无暮年、老站焕新生,90岁西安站见证中国铁路之变-百家乐平台网
2024 12/27 12:28:33
来源:百家乐平台每日电讯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壮士无暮年、老站焕新生,90岁西安站见证中国铁路之变

字体:

  “有一座城市,它让人难以割舍。有一种怀念,它叫作曾经来过……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近些年,一首《西安人的歌》广为流传,也勾起了许多人对城墙根下西安火车站的回忆。

  12月27日,有“西部第一窗”美誉的西安火车站迎来建站90周年。从最初设计日均发送旅客三五百人次,到如今日均发送旅客7万余人次,高峰时期发送旅客超过18万人次,西安火车站历经两次大改造、三代站房建设,成为我国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穿越90载,西安火车站不仅定格了无数旅客的来来往往,也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跨越发展。

  2023年2月15日,旅客在西安站站前广场拍照留念。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李一博 摄

  一座车站 半城记忆

  火车站作为重要的人流集散中心,既是城市的一个窗口,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不少乘坐火车抵达西安的旅客,都有深刻的记忆:走出火车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西安城墙,似乎瞬间触摸到了这座古城悠远的历史。

  作为西安的地标,这座火车站也是西安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故事要从我国重要的东西向铁路干线陇海铁路说起。1912年,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署《陇秦豫海铁路借款合同》,决定依托汴洛铁路,向东西两侧延伸,修建陇海铁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以西安为中心的周边铁路建设做了细致规划。

  当时的陕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与外界进行贸易和交通往来主要靠车马陆运和渭河水运,社会各界对建设现代铁路的呼声高涨。

  1934年,陇海铁路开始由潼关向西安铺设。当年12月27日,陇海铁路由灞桥铺轨至西安。从此,西安火车站屹立在千年古都,隆隆的火车声开始在古城回响。

  资料图片显示,第一代西安火车站站房为大屋顶歇山式仿古宫殿建筑,砖墙,琉璃瓦顶,雕梁画栋,中厅纵空,绚烂夺目,极为美观,尽现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火车站按照日均发送300至500名旅客设计建造,有到发线6条,牵出线1条,站台两座,总建筑面积1017平方米。

  陇海铁路通车西安,是陕西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也让西北地区和全国的联系更加紧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根据国民政府电令,西安火车站改名为“长安车站”。在侵华日军长达7年之久的西安大轰炸中,西安火车站成了日军空袭的重点目标之一,车厢、铁轨多次被炸毁,但车站始终屹立不倒。

  时任西安火车站站长张炎生前回忆道,自车站站房建成投用至1949年,车站设备一直没有更新,业务也无重大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西安火车站才进入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期。1974年,站线规模从5台9线增加至6台11线,日均旅客发送量达到1万人左右。

  随着人口流动激增,西安火车站承担起更加繁忙的运输任务,旅客发送量逐年走高,年发送旅客从1952年的148.81万人次增长至1978年的580.61万人次。

  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客运量,1982年,原铁道部批准西安火车站改建方案。1985年12月31日,新建成的西安火车站投用。二代站房建筑仿唐风格浓郁,以精美、崭新的风貌,成为古城西安的“门面担当”,特别是门楼上红色醒目的“西安”二字,遥看好似“面皮”二字,吸引众多旅客打卡留念。

  改建后的西安火车站大厅分上下两层,首次在陕西省内开设电动扶梯2部,设普通候车室4个,母子候车室2个,软席候车室5个,团体候车室1个,共计932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7000人候车。1988年车站西配楼投用,1990年东配楼投用,西安火车站变成了如今大多数人记忆中熟知的模样。

  进入新世纪,我国铁路建设迎来跨越式发展,西安火车站也随着全国铁路大提速进入高速列车时代。

  2007年,动车组首次在西安火车站运行。2010年,西安至郑州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国产“和谐号”高速动车组从西安火车站出发,使西安到郑州的旅行时间由原来6小时减至2小时内。2023年,西安火车站首次接入“G字头”高速铁路动车组,西安到北京等地的时间也大幅缩减。

  老站换新颜 出行更美好

  时间来到21世纪。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旅行、商务出行需求迅速提升,特别是西安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乘坐火车进出西安的旅客流量快速攀升。2018年国庆节当天,西安火车站单日发送旅客达19.1万人次。无论是站房设施还是运输能力,车站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高品质出行需求。逢年过节遇有客流高峰,检票的旅客常常会排到城墙脚下,车站不得不在候车室外设置临时候车区,以缓解乘降压力。

  “要说那时候的西安火车站,总体感觉就是‘挤’,挤着进站、挤着候车、挤着上车、挤着出站,每个人脸上写着‘快点快点’的焦虑,站里设施也落后。”经常坐火车的老西安市民杜超说。

  新一轮升级改造扩能迫在眉睫。2021年12月31日,历时7年之久的西安站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原有的南广场改为南北贯通式,新的站线规模由原来的6台11线增加到9台18线,运输能力提升2.4倍,可以满足4800万人次的年旅客发送需求。2022年9月,地铁4号线接入西安火车站。自此,西安火车站成为拥有高架候车室、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多通道、立体化、零换乘的智能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既扮靓了城市,也方便了旅客。

  走进西安站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一面巨大的显示屏实时更新着运送旅客、开行列车等数据,方便车站及时调度。

  “过去车站的管理服务主要靠人,现在通过科技赋能,旅客的出行体验更美好。”西安火车站党委书记马治俊说,“科技赋能、以人为本是新一轮改扩建工程的亮点,列车调度系统、售票系统和旅客服务系统连成一张网、汇成一张屏,极大提高了车站运行效率,旅客进站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进站时间明显缩短。过去西安火车站只有南进站口,每逢春运、暑运,旅客排队进站时间很长,一些旅客甚至会随身携带小马扎。如今,车站有南、北和地下三个进站口、31个进站通道,门厅还安装了监测预警装置,一旦识别到排队旅客过多,系统会立即提示增开检票通道,现在旅客检票进站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

  候车体验极大提升。改造后的西安火车站总建筑面积为28.2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含候车面积2.23万平方米),高峰时可容纳12000人。候车大厅采用智能采暖与智能照明技术,在保障旅客舒适度的同时努力降低能耗。高达24米的高架候车室视野开阔,宽敞明亮。重点旅客候车区、军人候车区、儿童游乐区和哺乳室等空间布局层次分明,咖啡店、便利店等餐饮服务丰富多样。“以前旅客从进站到上车,需要背着大包小包不停地上上下下,现在全站有电梯255部,极大方便了旅客上下车、进出站。”西安站副站长罗鑫说。

  修旧如旧留住记忆。行走在新改建的候车室内,汉韵唐风的古城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长安八景巨幅画卷,大型壁画《丝路百景》,以及陕西特色的文化遗产装饰,与古城风貌相得益彰。作为古城新地标,西安火车站承载了无数市民与旅客难忘的回忆。改扩建过程中,铁路部门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在南站房重点保留具有时代记忆的“西安”标识和立面大钟。同时,原来拥挤的候车大厅改为火车文化展区,按照1:1的比例放置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铁模型,旅客站在这里,就能近距离感受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如今,俯瞰西安火车站,600多年前的明城墙,1000多年前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不到100年的车站,在物理空间上形成了独特的“站、宫、城”结构,展示着西安这座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北出逛大明宫、南出登古城墙,成为不少游客乘火车来到西安后的新体验。

  记录进步 见证时代

  在西安市火车站候车大厅里,橱窗里的一些铁路老物件引起旅客驻足欣赏。从白色的手工制票,到红色的纸质票,再到蓝色的磁卡票,一张张车票勾起人们“在路上”的回忆。

  “这是检票钳,曾是车站工作人员必备的工具之一。旅客上车前,工作人员会在车票上剪出一个小口作为标记。随着2020年铁路全面实施电子客票,旅客进站检票可以刷身份证进站乘车,检票钳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安火车站工作人员曹琳琳说。

  在西安火车站,可以追寻到的中国铁路之变远不止于此。

  曾经,买票难、进站难、上车难是我国铁路领域的突出问题,很多年龄大的旅客对此都有深刻的记忆。

  “最早买火车票,必须持户口本或者身份证到火车站窗口。后来有了代售点,就不用专门跑到车站买了。2011年,全国铁路全面推行12306网络售票业务后,‘指尖购票’成为主流,人们彻夜在车站排队买票的情景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西安火车站售票车间助理工程师李聪说,今年11月1日起,我国铁路客运领域全面推广使用数字化的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火车站的取票机也正在成为“过去式”。

  今年58岁的张国强,是一位在西安火车站工作了近40年的列车长。长期在一线的工作经历,让他深有感触:“铁路线上的变化,就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缩影。”

  “以前到了春运,火车运力常常不够,广场上的人流黑压压的。车站不得不增设几道防线,确保正常秩序。上车也是‘一窝蜂’,不少人甚至从窗户爬到车厢里。”张国强回忆道,刚参加工作时,西安到北京的火车运行时长达26小时,如今即便乘坐最慢的绿皮车,西安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也缩短到了12小时,如果乘坐高铁,最快只需要4小时10分钟。

  这位临近退休的“老铁路”说:“总的一句话,购票简单了,进站顺畅了,上车方便了,大家坐火车心情舒畅了!”

  2011年,总投资超过60亿元的西安北站投入运营,来往西安的旅客开始迈上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时代,西安火车站的客流也逐步分散至西安北站。目前西安北站客运量已经占到西安整体火车客运量的65%左右。

  2023年1月7日,旅客在西安站候车大厅准备乘车。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时代在变迁,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站依然青春。近些年来,西安火车站积极创新运营策略,大力挖掘潜在客流,持续服务地方经济。

  每逢春运和暑运,凭借着短运距、大运量的优势,西安火车站都会增开列车、加挂车辆,满足旅客需求。近年来,车站根据旅客需求陆续开行全国第一个“球迷专列”“民工专列”“大学生专列”“棉农专列”等,特别是“棉农专列”,满足了安徽、河南、四川及陕西等地农民工进疆摘棉的需求。针对日益兴起的短途旅游需求,还开行了“环秦岭”旅游专列、纳凉主题银发旅游专列等不同旅游线路,最大程度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023年,西安火车站发送旅客2400多万人次,预计今年发送旅客量将达到2700万人次。

  壮士无暮年,老站焕新生。2025年春运即将拉开帷幕,走过90岁的西安火车站依然很忙碌。一趟趟列车途经都市,穿越山野,无数的人们带着梦想和希望,从这里出发。(记者 张京品 张思洁)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