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处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豫北村落。层层黄土之下,却埋藏着理解中华文明的关键“钥匙”——殷墟。一代代中国考古工作者躬耕于此、上下求索,不断向世界传递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回响。
翻阅殷墟发掘史资,一位老者时不时出现在那些照片中。尤其在殷墟第一次发掘前的一张合影中,老者与董作宾、郭宝钧等中国第一代考古巨擘们仅隔着几个身位,他头戴瓜皮帽,眉头轻蹙,既不像学者那般打扮“洋气”,又不像工人一样手持工具。
他是谁?
故事要从差不多100年前说起。
亲历:见证殷墟发掘
1928年6月,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成立。同年10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成立,当即委派“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前往殷墟考古。
“赴小屯,会议招工,开工事项。村长张学献君,接待吾等至其家……”董作宾在《民国十七年十月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中这样写道。
“张学献是我爷爷,当时他是附近7个村的村长,负责给考古队招募工人、保障后勤等。”年近古稀的小屯村村民张四平,只要说起祖父的经历,便自豪得很,“董作宾就住在我家!那时,张家的院子就是考古队的‘工作站’,张家的菜地就是考古队的‘试掘点’。”
1928年10月13日,董作宾挥下考古铲,殷墟科学发掘的大幕由此拉开。此后一直到1937年,史语所共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宫殿、宗庙、甲骨文、青铜器……一系列重要成果相继而出,震惊世界。
“前15次发掘我爷爷全程见证,参与其中。”张四平说,“迄今为止殷墟出土甲骨数量最多的YH127坑,也是在我家菜地里发现的。”
随着抗战爆发,殷墟发掘被迫中止。而后,史语所随“中研院”迁台,董作宾等曾主持殷墟发掘的考古大家也移居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身)随即恢复对殷墟的考古发掘。
“那时,我父亲张树楷在村里当老师。”张四平说,父亲虽不像爷爷那样给考古队“打下手”,但对殷墟保护始终关心,“他经常跟村里人说,‘殷墟文物不是你家的、不是我家的,而是大家的、是国家的’。”
在长辈的熏陶下,张四平从小就喜欢“跟着考古队转悠”,常常在考古工地边上一蹲就是大半天。妇好墓、亚长墓、甲骨坑、洹北商城……一项项殷墟考古成果,张四平都熟稔于心。
寻觅:重拾珍贵史料
1983年,张四平萌生“把殷墟早期发掘资料收集齐全”的念头。可大多早期资料都在海峡对岸,如何联系上台湾的研究者们?
“上世纪70年代,我父亲还曾和台湾的学者有过书信来往。”张四平已经记不清,儿时那些从台湾远道而来的信件里究竟是什么内容,“只记得村里大喇叭喊我去帮父亲取信,是那种花边信封。”
出于种种考虑,父亲并没有告诉张四平台湾方面的通信方式。倔强的张四平,就自己“找法子”。他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家庭地址,写在一个个小纸条上,一有时间就去殷墟景区溜达,“只要遇见台湾来的游客,我就给他们”。
这天,张四平又遇到一位台湾游客,他像往常一样递出小纸条:“如果可以的话,请转交给台湾‘中研院’。”
本不抱希望的他,没想到在几个月后,真收到了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件。那是董作宾之子董敏的来信。
“我激动坏了,信上写着‘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后面跟着一串数字。”张四平回忆起来,忍不住哽咽,“打过去还真通了,我说我是张学献的后人,董敏说他知道我爷爷,还知道我们家是当时的工作站!”
张四平与董敏,就这样跨过浅浅的海峡,联系上了彼此。“电话里,董敏说他也整理了不少殷墟早年发掘资料,等有机会来安阳带给我。”张四平说。
或许当年一同合影、同吃同住的董作宾与张学献也想不到,他们的后人会以这样奇妙的方式,重续旧缘。
2008年,董敏来河南参加学术会议的间隙,如约见到了张四平。“看这个红色背包,这么大,里面都是董敏带来的资料。”张四平指着他与董敏的合影说。
不止董作宾后人,郭宝钧后人、明义士后人等,张四平都想方设法取得了联系。就这样寻寻觅觅40年后,2023年,由张家小院改建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正式开放。
“殷墟非常伟大,殷墟考古非常伟大。”张四平指着满墙的文字、图片资料说,“我想尽可能把其中的历史细节呈现出来。”
接力:讲好殷墟故事
直到现在,张四平还时不时收到从台湾寄来的殷墟发掘相关材料,或是一份考古报告的影印件,或是几本专著,又或是几张老照片。
不久前,董作宾家属代表再次来到张家小院,走一走前人走过的路,吹一吹当年吹过的风。
“总觉得还不够,想再多找一些还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张四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方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张四平和不少台湾年轻一代的殷墟、甲骨文学者成了“忘年交”。张四平筹建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也为台湾多名学者所知晓。
“一提起殷墟、甲骨文,他们都很高兴,研究热情也很高。”张四平说,“我们对殷墟的感情都是一样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今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持续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成果得以集中呈现。殷墟一跃成为热门打卡地,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以期奔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但任凭时光荏苒,张家的小院始终立在小屯村中心偏东的位置,陪伴殷墟考古不断“上新”,也见证海峡两岸一代代殷墟“执钥者”的光荣与梦想。
如今,张家第四代、张四平的儿子张栋梁,接下了见证、守护、传扬殷墟的接力棒。这个在殷墟陪伴下长大的“90后”已组建专业团队,定期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殷墟研学及公益课堂活动。
从张学献亲历殷墟发掘,到张树楷宣讲殷墟保护理念,再到张四平筹建展馆、张栋梁策划研学,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张家四代平平凡凡却代代相继,搭起了殷墟考古发掘的草蛇灰线。
“2025年,我们争取去一趟台湾,和台湾的学者面对面交流殷墟发掘的故事。”张四平充满期待地说,希望能把动人的殷墟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统筹:卫铁民 刘畅
记者:袁月明
实习生:任怡颖
百家乐平台社对外部 百家乐平台社河南分社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