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日月新,华夏儿女迎来了农历龙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威武刚健、神通广大的象征,寄寓着风调雨顺、平安康泰的美好愿望。
上下几千年,“龙”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凝聚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如今,我们走进博物馆,展示在眼前的一件件龙元素文物,见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源远流长】
这条龙,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细小绿松石组成,巨头蜷尾,曲伏有致,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绿松石龙形器——二里头文化的杰出代表,2023年伴随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建成开放首次公开亮相。
这是陈列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内的绿松石龙形器。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李贺 摄
为更好保护文物,博物馆里我们只能看到绿松石龙形器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埋在土里,保持着三千多年来的状态,“考古味儿”十足。
尽管功能尚未有定论,但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从这件来自“华夏第一都”的龙文物向后看,各个历史时期中国龙的形态、内涵与功用不断充实创新。中国龙所代表的创新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古往今来,中华民族龙行天下,以旺盛的创造力推动着思想、制度、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进步,对人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形象威严】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一件珍贵的铜坐龙。
它由黄铜铸造而成,呈蹲坐式,龙首微扬,张口似吟啸,肩微前弓,前左腿翘起,其爪飞踏瑞云,威武雄姿,浩气凛然。
黑龙江省博物馆内展示的“镇馆之宝”铜坐龙(黑龙江省博物馆提供)。
这件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北方民族女真族,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龙,也成为金代帝王喜爱的王权象征之物。
铜坐龙堪称金源文化的代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细看龙的形象,它取走兽、飞禽、水中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不同特点,创造出一个体现华夏大融合的新图腾。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包容四海、兼收并蓄,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中国龙,就是中华文明包容精神的体现。
【寓意祥瑞】
这是一条来自唐朝的龙。
龙体为铜质,铜内包铁芯,表面通体鎏金。龙身弯曲成S形,头高昂,带有三个结叉的长角后伸,紧贴头顶。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柜里,这一组6条小金龙,被称为赤金走龙。与一般气势磅礴的龙形象不同,它们小巧玲珑,雕琢朴素而平实。
这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上拍摄的赤金走龙(2022年5月18日摄)。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在唐人眼中,龙是吉祥瑞兽。赤金走龙打破了人们印象中“飞龙”的形象,每条金龙都有4条细直长腿,呈奔跑状。有的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有的稍有顿足、抬头观望,体现着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专家分析,它们有可能用于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社稷平安。
中国龙既能腾飞在天,又能遨游于水,还有在地奔跑的形态,对应了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价值认同。
【内涵丰富】
博物馆中,龙纹饰、龙图案文物目不暇接;传说典故中,龙王龙母、龙之九子耳熟能详;民俗节日中,赛龙舟、舞龙灯其乐无穷……对炎黄子孙来说,“龙”是一个符号、一缕乡愁、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
中国龙,无处不在。
西安博物院藏千秋龙纹镜(西安博物院提供)。
西安博物院藏千秋龙纹镜,龙体遨游于天际,流云飘逸于霄汉,形态意趣生动鲜活;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南天祥绢本指画墨龙轴(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天祥绢本指画墨龙轴,绘一龙隐于云海之中,张口吐水,气势磅礴,艺术表现出人们心中的龙形象;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壁画(敦煌研究院提供)。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壁画,画中身姿矫健的五百大龙,驮着头顶华盖的佛弟子,从天空浩荡飞来……
龙文化虽繁盛,但并不附属于任何门派,它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独立精神。
龙,寄托着中国人昂首向前的精气神,中华儿女对龙的热爱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
今天,龙不再是神话故事中呼风唤雨的神灵、封建社会帝王的专属代称,人们越来越多地赋予它新的内涵,抒国人振兴中华之心,表民族腾飞复兴之志。(记者杨湛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