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奶奶年轻时
我的爷爷叫杜府文,是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王答乡董家营村人。1948年11月,还不满16岁的爷爷考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年后因为成绩优异被分配到中央军委三局的电台工作。
爷爷的毕业证书
1950年10月,爷爷接到命令跟随彭德怀司令员入朝参战。当时,左胸部生疮的他隐瞒病情,跟随志愿军司令部跨过鸭绿江。汽车开过鸭绿江大桥后,路面开始变得坑坑洼洼,空中敌机盘旋,不时扔下照明弹、炸弹,情况十分危险。爷爷紧紧抱着收报机,他知道,怀里的收报机十分重要。进入战场连接好通信设备后,爷爷和战友们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在收发电报。他们不仅要克服敌台在我信号区发射的干扰信号,还要时刻提防着头顶上敌机掷下来的炸弹。
战场上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医疗卫生条件也很落后,爷爷左胸部的疮口严重化脓,必须隔一日换一次药,但卫生所距离阵地要走一里多山路,路上还有敌机袭扰。爷爷一直强忍病痛,没耽误一点收发报工作。直到1953年,医疗卫生条件转好后,他身上的疮口才完全愈合。至今,他身上都留有深深的疤痕。
1951年秋,因为一场突发传染病,发报班许多战士都病倒了。关键时刻,爷爷一个人顶替其他战士连续工作十多天,保证了志愿军司令部的正常通联。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40多天里,爷爷作为发报班班长带领18名报务员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工作,保证将每一封电报及时传达到。战役结束后,部队开展红旗班组竞赛活动,爷爷所带班组被评为红旗班,爷爷也荣立二等功,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爷爷获得的奖章
爷爷随部队回国后,被分配至东北军区。1957年10月,他调到沈阳军区海城驻军通信连,负责培训新报务员。
退伍后,爷爷收起军功章,义务去家乡的药材公司帮忙。从开始的配西药到后来慢慢开始帮忙抓中药,30余年默默奉献,爷爷从不喊累。2016年,80多岁的爷爷郑重地写下了遗体捐赠书,他说,对于一个步入暮年的革命战士来说,这或许是唯一能回报党和国家的事情了。
爷爷近照
爷爷如今90多岁了,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谈及朝鲜战场上的烽火岁月,他总跟我们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不畏艰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取得的,要珍惜、要知足、要感恩,要时时刻刻心系祖国,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杜一超)
出品人:李学勇、李俊
监制:李砺寒、常爱玲、齐慧杰
策划:王逸涛、张汨汨、黄庆华
统筹:王楠楠、孙丰晓、胡碧霞
协调:左智渊、郝嘉琦
记者:郭中正
编校:张骄瀛、刘言明
百家乐平台社解放军分社
百家乐平台社新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特别鸣谢
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
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
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太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