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家有过敏娃 多措并举呵护好
百家乐平台社记者顾天成、李恒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皮肤湿疹、过敏性肠胃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儿童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是被过敏性疾病威胁的重要群体。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问题之一。
儿童过敏具备复杂多样性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机体对普通常见的环境因素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反复发作造成健康损伤的一大类疾病,有遗传倾向。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世界有超10%的人群为过敏问题所困扰。其中,儿童青少年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具有复杂多样性。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2023年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多学科义诊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我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消化系统症状,包括皮肤湿疹、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反应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向莉介绍,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青少年湿疹和食物过敏反应比例减少,代以呼吸系统为表现的过敏反应增多,如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患病率分别达到约15%和6%。吸入性过敏原的分布类型在我国南方地区以尘螨为主,华北地区则以霉菌和夏秋季节草类花粉为主。
专家表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表现类型存在随年龄增长的演变过程,单一系统过敏性疾病如果得不到规范、及时诊疗,有进展为多系统的风险,发生并发症和共患疾病几率增高,并使得诊疗复杂困难程度加大。而如果对湿疹、特应性皮炎以及过敏性鼻炎进行早期规范诊治和充分管理,则可降低发展为哮喘的风险。
识别过敏要趁早 疗程完整很重要
“感冒和过敏有相似症状表现,两者都会影响呼吸系统,均可能出现鼻塞、结膜炎等症状,家长要注意辨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主任尚云晓说,两者关键区别在于病史和症状持续时间,感冒症状通常持续7至10天,过敏症状则可能持续数周。孩子能否正常参加体育活动,日间学习状态和晚上睡眠是否良好也是重要参考依据。
筛查过敏来源对从源头上防治儿童过敏性疾病、客观诊断至关重要。既能帮助医生遣方用药,也能帮助患儿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规避“危险物”。部分患儿家长会主观猜测是哪种过敏原在作祟。尚云晓表示,这种自行评估不可取,容易耽误医治。目前临床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血清过敏原检测和皮肤点刺试验,建议要到正规医院儿科或过敏反应科进行检查。
在治疗方面,过敏性疾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主要策略包括回避过敏原或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以及药物对症治疗。
向莉表示,既要足够重视过敏的早识别和有效治疗,也要规避不科学、不可取的自行判断和疗程不足等问题,坚持从专业医疗机构和权威渠道获取信息。比如当孩子被确诊为食物过敏,应在饮食回避过程中密切随访、及时调整膳食结构和补充营养素,以维持孩子正常生长发育;应用外用激素治疗严重过敏性结膜炎时,应遵循周期性复诊,不擅自停药、加药,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治疗需兼顾药物与慢病管理
过敏性疾病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容易因环境因素反复发作。专家建议,既要强调药物治疗,也要注重非药物的慢性疾病管理。一方面,家长、学校等可以加强对疾病认知,帮助孩子做好过敏健康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在“治未病”上多做文章,建强公共卫生体系,加大对过敏性疾病监测预防力度,出台具有可行性实践指导意义的规范性诊断、治疗和疾病管理指南。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向莉在为患儿做检查。(受访者供图)
向莉认为,在临床层面做到充分识别、准确诊断,需要关注患儿整体情况和疾病本质,避免孤立地从呼吸、皮肤、消化道或黏膜系统看待症状。这就对儿科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可以从定期系统性开展基层儿科人才培训、建设好一站式过敏诊疗中心、开展多学科诊疗等方面持续加强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儿科健康保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