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16日,冬雨冰凉,芦苇萧瑟,日寇弹飞如蝗,32岁的中国共产党员周大根牺牲了。
周大根的牺牲,给他的家人带来了无穷的哀恸,也在周家后人的心中,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时刻提示后人牢记先辈牺牲,赓续红色血脉。
中国人最重家风传承。如果从周大根最早接触革命思潮开始,至今已逾百年,周家开枝散叶,已繁衍出一个兴旺的家族,周家后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均能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可谓薪火相传、家风浩荡。
这就是“生生不息”。
文武双全周大根
1938年冬天周大根牺牲的那场战斗,史称“汇角战斗”,发生在今天上海浦东新区南汇新城角头港,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滩涂。当天上午,日寇出动600余人,从周浦、祝桥、南桥等据点出发“扫荡”,合击周大根担任中队长的“保卫二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第一支抗日武装,全称是“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我军只有200余人,双方从当天上午10时左右开始激战,我军坚持到天黑后突围,但周大根等28位战士壮烈牺牲。
这场战斗极其惨烈。亲历者苏炳生回忆,当时情势危急,“保卫二中”被鬼子三面包围,一面是茫茫大海,鬼子的火力很猛,“周中队长在阵地上镇定自若地来回指挥我们的战斗”。约在下午5时多,残酷的白刃战开始,“我在与一东洋鬼子拼刺刀时,被另一个敌人从背后刺来,刺在我的尾脊骨上,虽只伤到骨头,但痛彻心肺,当场昏迷。后又被前面的鬼子在脸上连刺四刀……”四刀中有一刀最重,把苏炳生的鼻梁骨刺断,深深疤痕伴随余生。大概到了半夜,苏炳生才苏醒过来,脸上的血已凝固。翌日清晨,他离开战场,养了一段伤后,回到部队。
汇角战斗后一天,当地少年毛万斌趁日寇撤退,深入战场,目睹了周大根烈士牺牲后的情景。他后来回忆说:“首先看到一人四方脸,身穿长衫,脚穿布鞋,脑袋下面压着一顶礼帽躺在那里。离他不远的北边躺着两个已经烧焦了的人……”穿长衫的人就是周大根,另两人是机枪手和弹药手。
在周大根留下来的一张照片中,能够看到这是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尤其是坚毅的眼神,穿透百年时光,仍然充满力量。
周大根是个文武双全的革命者。他1906年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大团镇南面的周家宅(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后举家迁居南汇泥城,父母务农,家境小康。1924年国共合作,继而北伐开始,在大革命的召唤下,周大根和老师林钧(1944年牺牲)双双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彼时的上海大学是在国共合作旗帜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大学,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沈雁冰、恽代英、蔡和森、萧楚女等我党早期活动家都在这所大学任职。在校期间,周大根不仅接受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亲历了著名的“五卅运动”。正因为见识到帝国主义的蛮横嘴脸,周大根不顾家人劝阻,毅然投笔从戎。1926年秋,在党组织的介绍下,他和同乡赵天鹏等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也就是在大革命时期,周大根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大根参加了南昌起义,部队后来被打散,他化装成老百姓,辗转回到浦东老家,继续革命。当同乡、同学赵天鹏被反动派杀害后,周大根化名“周务农”给敌人写信警告:“网儿虽大,捕不尽东海之鱼;钢刀虽快,杀不尽天下贫民!”字字千钧,锵锵有力,上海解放后,这22字被镌刻在赵天鹏烈士的纪念碑上。
1928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在南汇三个地下支部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共南汇县委员会,22岁的周大根被任命为书记。翌年,他又担任松江县委书记。
周大根信仰坚定。1930年他被捕入狱,历经酷刑折磨,坚不吐实,敌人没有抓住真凭实据,加上党组织的大力营救,周大根身陷囹圄3年多后,被交保释放。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周大根投入抗日救亡斗争。1938年初,他受中共江苏省委的派遣,回到南汇,开展武装斗争。当时形势混乱,各种势力鱼龙混杂,周大根担任中队长的“保卫二中”保境安民,打击日伪,深得民心,而敌人恨之入骨,于是有了“汇角战斗”。
敌人的暴虐,并未吓倒中国人。在浦东这块土地上,抗日的怒火已经喷薄而出,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越来越强大,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新四军淞沪支队。正是受周大根的影响,毛万斌后来也走上了革命道路。半个世纪后,毛万斌还记得,周大根牺牲后,南汇乡亲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大家高唱悼歌时的悲愤与激昂:“烽烟起,日军侵我疆,我壮士誓救危亡……风云急,浦东半沦丧……吊忠魂,后世泪成行,继遗志,责任永不忘。”
南征北战周到
父亲周大根牺牲时,周到只有10岁。
周到今年96岁了,听力很差,记忆力大不如前,但他仍然清晰记得父亲牺牲前后的情景:“汇角战斗”前一天,得知日寇即将进犯,周大根让家人赶紧出去避难,自己率队抵抗。他反复叮嘱两个儿子,11岁的周旋和10岁的周到,要照顾妈妈和1岁多的弟弟周文玄。分别的时候到了,周大根往南,妻儿往北,走出一段,双方同时回头,周大根高喊:“快走!快走!”
回忆至此,周到无语凝噎,而后长叹一声:“谁知这是我们和父亲的最后话别……”
周大根率队血战汇角的当天,在亲戚家避难的母子四人,能够听到东南滨海方面传来的枪炮声,忧惧不已。翌日,他们得到消息,日寇已退,周大根负伤。他们赶紧回家,却看到周大根“睡”在家里的一块门板上,被单遮盖下,已是一具冰凉的遗体。妻子吴阿娥伏在丈夫遗体上号啕大哭,周到和周旋也跟着大哭。
周到其实对父亲很陌生,周大根常年在外做革命工作,回家次数很少,偶尔深夜回来,孩子们都已熟睡,他先到祖母房里请安,然后亲亲儿子的脸,翌日一早就出门了。周到对父亲的印象,是从生母李秀琼去世时才建立的——1936年春天,李秀琼病逝,周大根闻讯,风尘仆仆归来,看着已经入殓的亡妻,一边哭泣一边诉说……革命者,并非无情人,周大根跟李秀琼1926年秋结婚,名义上近10年夫妻,但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最多也就半年,妻子替他行孝,侍奉老人,支撑家庭。周旋周到虽然年幼,但见到父亲在母亲棺前痛哭,也看得出父亲的内疚与忏悔。
母亲去世后,周到兄弟俩跟父亲有了一段难得的相聚时光。兄弟俩睡觉不老实,总是蹬被子,周大根就在被子四角系上绳子,待儿子睡着了,把绳子拴在床栏杆上,这样被子是蹬不掉了,但保暖作用不大,兄弟俩总是感冒。周大根工作繁忙,实在无力照顾儿子,加上家里老人也需要照顾,经人介绍,1936年秋天,他续弦娶了吴阿娥,翌年第三个儿子周文玄诞生。周到回忆,从父亲娶了继母到父亲牺牲那两年多时间里,家里很幸福,但鬼子来了……
一直到今天,周到还有两大遗憾:其一,他离休后终于有时间开始追寻父亲的往事,却忘了请父亲的战友们留下纪念文字;其二,父亲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写信回家,让两个儿子把名字从“周文龙”“周文虎”改为“周旋”“周到”,“父亲为什么给我们改名?一定有其深意,但我们还未来得及问他,他就牺牲了,成了我们终身的遗憾……”
周大根牺牲后,周家没了顶梁柱,陷入困顿,上有老下有小,开支成了大问题,还要躲避汉奸的追杀。危难时刻,吴阿娥挺起腰杆,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才没有让这个家支离破碎。周旋、周到兄弟俩均参加了革命,周文玄也在解放后读书进了工厂,他们日后都成为党的干部。
1945年2月,周到17岁,参加了新四军淞沪支队,接过父亲的枪。他可谓身经百战——打过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回国后,他还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至今,他依然珍藏着在部队时的照片:一个英俊青年,有着跟父亲一样坚毅的眼神。
“1950年10月底,我所在的部队驻防在嘉定,接到出国作战命令,11月初就轻装上阵,赶赴朝鲜战场,当时我们还穿着南方的薄棉衣。”周到回忆,他时任第二十军通信科机务房机务员,在鸭绿江畔,他曾目睹敌机炸毁铁路大桥,看到敌机扔下的燃烧弹在半空中爆炸,熊熊大火慢慢飘向对岸朝鲜一方,整个大地都在燃烧,战争的残酷扑面而来,而志愿军战士毫不畏惧。
二十军是志愿军参与长津湖一役的主力部队,打残美军精锐陆战一师。遗憾的是,因我军冬防装备跟不上,战士们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下,手脚冻伤,不能行动,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军陆战一师的残部在眼皮底下逃走了。
在朝鲜战场,死亡如影随形。周到遇到过敌机的轰炸,在充满碎冰的河流中涉水而行,遭遇与敌人一样凶残的严寒,他至今还记得一次与死亡的邂逅:一次急运电话线,乘坐一辆嘎斯二吨半的汽车,司机年纪在50岁左右,当时敌人掌握了制空权,汽车大多昼伏夜行,晚上还不敢开车灯,以免遭到美军夜航机的袭击。汽车在陡峭的山路艰难爬行,爬上了雪寒岭的转弯处,老司机看到前面白茫茫的一片,误以为是路,径直朝前开去,一旁的副司机看出这不是路,急忙拉下了手闸,下车一看,真险!此时汽车的前轮与路的边缘只有半米距离,相差一秒钟,整个汽车就会从1700多米的高山摔下,那将是车毁人亡的惨景。老司机看了后说:“我这条老命又一次保住了。”周到也吓出一身冷汗说:“我这条小命也保住了。”那时他才22岁,出国前刚新婚。
1951年4月,志愿军打响第五次战役时,周到被派往59师师部。由于在前线面临繁重的通信设备维修任务,晚上行军,白天工作,加上又淋了雨,他高烧不退。一想到全师几十部无线电报话机、对讲机就靠自己一个人修理维护,一旦倒下就会影响战斗,他就硬挺着,精神高度集中,饭吃不下也要硬吃,以保持体力。战役结束后,周到精神一放松,人就垮了,紧急送回国内抢救,查出是得了由虱子传染的回归热。由于在第五次战役中带病坚持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周到被评为三等功一次,并荣获朝鲜政府颁发的一枚军功章。他回忆当时的心情,就是一句话:“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倒下!”
如今,他垂垂老矣,很多事情都已淡忘,却一直记得:1947年2月25日,在山东沂蒙山区,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红色宣讲员”周亚南
2021年10月6日下午,时年94岁的周到来到电影院看了电影《长津湖》,片长三个多小时,他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完全沉浸于电影之中。出了电影院,他告诉儿子周亚南,除了有些场景是艺术化处理外,他对这部电影“基本认可”,仿佛梦回战场。
从1945年2月参军,到1958年5月转业,在部队的13年时间里,周到一共获得解放奖章1枚、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军功章2枚,纪念章有中南、淮海、渡江、和平鸽、抗美援朝等5枚。1958年5月,周到转业到江西省南昌市国营洪都机械厂总装车间。1985年5月退居二线后离休,易地安置回到家乡上海南汇。在老家,他自愿发挥余热,于1999年起担任南汇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不辞辛劳做好抢救挖掘历史、传承发扬传统、铭记教育后人的工作,前些年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等个人因素不再担任会长一职,但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笔耕不辍,至今仍在撰写回忆录和纪念文章。
这是一个深藏功与名的老人,严格教育子女,勿忘烈士后人身份,但对于自己在朝鲜战争的苦难与功勋,几乎闭口不提。周到夫妇育有三子一女,大儿子周卫国、二儿子周超英评价父亲“一辈子为人正直,从不争名争利”,他们对父亲在江西工作时跟工人们打成一片的场景记忆犹新。一个经历生死考验的老战士,从不居功自傲,转业后甘于从最基层的工种干起,一心扑在工作上,遇到荣誉来时,常常让给其他同志,对于个人待遇,从无怨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传承,最关键在于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周到的低调、诚实,对子女影响深远。三个儿子有的是国家干部,有的是普通工人,虽然不复爷爷、父亲在战场上的生死考验,但在平凡的岗位上都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女儿周士娟因初中时意外受伤致残,高位截瘫,也一直自强不息,从不怨天尤人。
周亚南是周到的三子,在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组织人事处和装备产业处工作,曾经有十多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经历,前年刚刚退休。从周到开始担任南汇区以及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起,周亚南就利用业余时间,协助父亲撰写纪念文章、演讲稿。近年来,又帮助父亲整理回忆录文稿。其实这也是在精神层面“寻找父亲”的过程,周亚南慢慢走进了父亲的往事,把这份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接力棒真正传下去。
来自父亲的教诲,自然而又深刻。2021年6月8日,周亚南陪父亲领取“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人激动地说:“我的一生获得过不少纪念章、奖章和军功章,今天获得的这枚纪念章格外珍贵。”
周亚南很自豪自己“红色宣讲员”的身份。退休前夕,他成为浦东新区关工委“浦晖之光”离退休干部宣讲团的一名红色辅导员,还是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讲党的故事”宣讲骨干成员。下社区、到学校、进机关、上网课……宣讲先辈和父辈的故事、祖孙三代人的初心与使命等逾30场一万多人次。他还报名参加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特殊志愿者,计划择时以南昌起义参加者后人的身份去上一堂特殊的党课。
2023年6月5日,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举行换届会议,周亚南当选为第六届会长。
在不断研究党史军史、进行红色宣讲的过程中,周亚南偶然间读到了关于爷爷周大根的一份史料,原载于1938年12月29日《文汇报》,作者是孔另境,茅盾夫人孔德沚之弟,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算是周大根当年的校友,他在这篇题为《一个战士之死》的文章中写道:
“周君的死虽不用我悲哀,但使我十分可惜!可惜一位即使是并不熟悉的战士的死去,也会超越对于一位知心好友的死亡。因为这损失不仅是他的家属和朋友们,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的!”“(汇角战斗开始后)然周君知敌人绝不会放过这地段,已命部众严阵以待……周君部众仅二百余人,与敌之较,众寡悬殊,但情势紧迫,非抵抗即被歼灭,乃奋勇率众出击,不意一战之下,即使包围,处此存亡一线的时候,周君乃率众夺围,敌人亦并力进攻,小钢炮与重机枪的子弹,密如飞蝗,虽以人存必死之心,无不一以当十,火网虽密,终被突围而出,而周君与其同志八十余人(注:实为28人),却终于此冲杀中殉难了。”
文章结尾写道:“今更增周君之死,使后死者如我们,愈觉敌忾同仇之深,敌人虽残暴,亦必无法抵抗四万五千万个‘新的长城’吧!重整旗鼓,继周君而再接再厉,为好友复此大仇,为浦东保一片干净土,则死者瞑目,生者告慰了。”
虽然周亚南已经熟稔祖父的事迹,但这篇文章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潸然泪下。
代代传承周家后人
2021年底,周亚南和周家几代人合力,完成了一次“壮举”。
这一年的12月16日,是周大根烈士牺牲83周年纪念日。周亚南策划了周家后人十余人参加的一次“寻根之旅”,花三天时间,先后来到龙华烈士陵园、南汇烈士陵园和奉贤四团渔墩村、四团中学、曙光中学,以及秋萍学校内的周大根烈士事迹陈列室,还有位于泥城镇的“红色泥城主题馆”,一一探访周大根烈士的成长足迹与革命历程,以此缅怀先辈。
周华是周大根曾孙,周到长子周卫国的儿子,他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目前在一家外企从事电子信息工作。小时候,家里人经常会给他讲周大根的故事,爷爷周到也会给他讲以前参军的故事,“这种红色家风,激励我在工作中敢于迎接挑战,追求更好的自己。”
周大根的大儿子周旋,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革命工作,小儿子周文玄也是党的干部,周文玄的儿子周亚军目前担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长一职。到今天,周大根的后人已有五代,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有党员干部,有普通劳动者,还有在海外继续传播中华文化的……在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守本色,做出自己的贡献。
1988年出生的马思琪,是周大根长子周旋的外孙女,从事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工作。从小,她就听姥爷周旋讲曾祖父周大根的故事,“小时候贪玩,姥爷就会拿曾祖父周大根的事迹教育我们,幸福生活是流血牺牲换来的,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红色家风,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信仰,当我看到革命烈士的有关事迹,看到现代英雄,心里会燃起一团火。”马思琪说,她常会参与一些红色节目的制作,宣传党的思想,传递党的声音,“我感觉,我就是在传承祖辈的红色精神。”
周卫国的孙子、周华的儿子周胤垣在上海海洋大学读书,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他说:“作为烈士的后人,我有责任将红色家风传承下去。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能更好报效祖国!”
英雄之名人民铭记
“周大根,这位身材高大、一身豪气的汉子,是南汇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
在临港新片区的秋萍学校“周大根烈士事迹陈列室”,三年级学生金雨萌正在为来访者讲解,声音铿锵有力,眼中有光芒。
传承红色基因的,不仅仅是烈士后人。
秋萍学校是一家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学校。周大根牺牲后,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决定以烈士的名字为校名,办一所学校,以表达永恒的纪念。1939年初,他的同志和战友们牵头发起募捐,当年夏天,这所学校在烈士牺牲地汇角附近建起来。当年,“周大根”之名家喻户晓,为了防止日伪破坏,校名用了周大根另外一个知之者甚少的名字“秋萍”——私立秋萍小学,周旋曾担任过校长。此后校名几经修改,1991年1月28日,恢复“秋萍小学”原名,同时专辟一间54平方米的教室建设“周大根烈士革命斗争事迹陈列室”。1992年9月25日,陈列室揭牌启用。1998年8月,芦潮港中学和秋萍小学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名为“芦潮港秋萍学校”。2008年,秋萍学校扩建,扩建后的新校舍,正是周大根烈士当年牺牲地。
爱国、尚德、求真、拼搏——这八个字,是秋萍学校提炼出的“秋萍精神”,既是对周大根烈士一生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全校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追求。
秋萍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徐海燕介绍,为了传承周大根烈士的红色基因,在周大根烈士事迹陈列馆,用学生讲学生听的方式,让烈士精神鼓舞、激励大家。陈列馆同时也是浦东新区红色资源的一个展示点,当社会各界群众来学校参观,都会由学生进行讲解。目前,秋萍学校有10名小讲解员,有人来访时,小讲解员每人负责一个段落,他们的声音真挚清脆,此起彼伏,一路绵延,令人动容。
“周大根烈士就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流血牺牲,激励我们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要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金雨萌说。另一位小讲解员桑宁杉表示,他通过讲解工作,认真了解了周大根烈士的事迹,平时在家里,他也会和父母、长辈讲周大根烈士的故事,“我想把烈士身上不屈不挠、爱国爱党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既是周家后人,也是秋萍学校,更是社会大众的共同心愿。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个烈士英名,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空璀璨的星河。
周大根,他的后人不会忘记,他为之流血牺牲的这块土地的人们不会忘记!(记者肖春飞 张梦洁 杨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