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社郑州2月23日电(记者双瑞、袁月明)春寒料峭,位于河南安阳洹河南岸河湾腹地的小屯村,麦苗已泛起青绿。麦田之下,便是大名鼎鼎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漫步小屯,目光很容易会被一座造型古朴的农家小院吸引。木质大门上方,一块由著名古文字学家王宇信手书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牌匾,无声昭示着这座小院的与众不同。
筹建这一展馆的人叫张四平,今年67岁,是土生土长的小屯村人。“张家和殷墟的‘缘分’,从我爷爷张学献就开始了。”张四平说。
1928年,考古学家董作宾等一行,在小屯村拉开了中国考古人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当时,我爷爷是小屯、花园庄、王裕口等7个村的村长,就协助考古队招募工人、协调事情、保障后勤等。”张四平说。
翻看殷墟前15次发掘的相关文献资料,时不时就能看到张学献的名字。那时,张家的菜地就是考古队的“试掘点”,张家的院子就是考古队的“工作站”。
“董作宾就住在我家哩!”张四平神情颇为自豪,“迄今为止殷墟出土甲骨数量最多的YH127坑,也是在我家菜地里发现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张家人对殷墟的挂念,从未停止。
新中国成立后,张四平的父亲张树楷回到小屯村当教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身)也恢复了对殷墟的发掘并一直延续至今。
“父亲虽然不像爷爷那样,与考古队同吃同住,但他在教书之余,也时刻不忘宣传殷墟保护理念。”在张四平的记忆中,父亲经常把“文物不是你家的、不是我家的,而是大家的、是国家的”挂在嘴边。
耳濡目染之下,张四平从小就对殷墟考古产生了浓厚兴趣。
“上小学时,我经常从学校翻墙出去,就为了看考古队员们挖方、画线。”张四平笑着说,“当时咱啥也不懂,只觉得厉害,在考古工地边上一蹲就是大半天,考古队上班我就来,考古队下班我再走。”
看着看着,还真让他等来了亲自上手“挖”殷墟的机会。
那是20世纪7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带队在小屯村一带进行考古发掘,张四平响应村里号召,成为前去帮忙的工人之一,“挖了小半天,记了大半辈子”。
那时,郑振香还不知道,她将在不久后发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葬。而张四平也没意识到,从那时起,他将一路见证郑振香、刘一曼、唐际根、何毓灵等一代代殷墟“执钥者”的光荣与梦想。
由于种种原因,小时候立志“当考古学家”的张四平,成了一名电力工作人员。但一有空档,张四平还是喜欢去考古工地溜达,“像小时候一样蹲旁边看”,对于殷墟的一项项重大发现,他更是熟稔于心。
1983年,张四平偶然看到一篇关于殷墟发掘的文章,由此萌生“把殷墟每一次发掘的相关纸质资料收集下来”的想法。
于是,他联系国内外相关院所、致信曾参与殷墟发掘的考古学家的后人、整理整合各种历史文献……寻寻觅觅四十年后,凝聚了张家四代人故事、展示殷墟近百年历程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于2023年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这是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内的部分展板(2月20日摄)。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袁月明 摄
而年近古稀的张四平,兜兜转转,终归还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目前,他是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下属公司的一名技工领队。“咱这也算是半个‘正规军’了,春节前,我同时忙着四个考古工地呢!”张四平说。
如今,见证殷墟、记录殷墟、守护殷墟、传扬殷墟的接力棒,交到了张家第四代张栋梁手中。比起父辈,这个“90后”有着更为宏大的设想。
“我组建了一个研学团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动人的殷墟故事、伟大的殷商文明讲给小朋友听、讲给年轻人听,更讲给世界听。”张栋梁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