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百家乐平台大全

> > 正文
2023 07/ 22 15:47:03
来源:百家乐平台网

贵州织金:从三个产业新面貌看乡村振兴成果

字体:

  百家乐平台社贵阳7月22日电  题:贵州织金:从三个产业新面貌看乡村振兴成果

  百家乐平台社记者刘智强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日,记者走进织金县,从三个产业新面貌看到乡村振兴成果已经显现。

  第一个新面貌是当地形成了更大规模的食用菌产业集群。食用菌产业可以说是织金县的传统产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香型红托竹荪,这种相对小众的食用菌产自织金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地的野生竹荪在市场上曾非常紧俏,这也直接推动了当地发展竹荪的制种、种植等产业。

  虽说有基础,但多年的发展也没能让织金县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为打开产业局面,近年来,当地大力扶持本土竹荪相关产业和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其他品类的食用菌。

  比如,成立于2019年的贵州金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竹荪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竹荪制种。公司副总经理李启华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生产800万菌棒运往各地,产值近5000万元,今年规模预计突破1000万菌棒。

  在织金县双堰街道桂花村的木耳基地,农户正在采木耳。百家乐平台社记者刘智强 摄

  通过招商引资,近年来,不少适宜织金县发展的食用菌产业实现落地,覆盖木耳、猴头菇、香菇、平菇等多个品种。贵州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甘乾辉来自福建,他告诉记者,在织金县部分高海拔乡镇,因夏季气候凉爽成为全国较为稀缺的能够发展反季节平菇的地方,加上生态和水源较好,产品品质佳,走俏市场。织金县食用菌专班工作人员高乙说,目前,织金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了2.83万亩,成了农村群众新的“钱袋子”。

  第二个新面貌是发展起了独具特色的皂角米产业。2018年,记者曾探访织金县猫场镇的一家生产皂角米的家庭小作坊,小作坊的老板名叫谢伟,据他当时介绍,他因在外出务工时发现商机,加上老家种有皂角树,决定返乡创业,成为当地第一个做皂角米生意的人,当时帮助了不少农户通过剥皂角米增收。

  时隔5年,记者再次来到猫场镇,皂角米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感叹,这家昔日的小作坊早已变成了大工厂,谢伟也远赴北京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在工厂的展示区,摆放着各类皂角米加工产品,在皂角米直播带货的房间里,记者看到快递包裹堆了1米多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堆快递包裹是一天的订单,足足有1000多件,马上就要发走。

  事实上,早在2018年县里就曾对皂角米产业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后来决定挖掘潜在优势,将其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时至今日,全县已累计种植了皂角树52.07万亩,皂荚、皂角刺、皂角米等年产值达3.8亿元。当地群众告诉记者,他们在地里种植皂角树的同时,还会套种辣椒等经济作物,实现一块地上两份收入。

  第三个新面貌是扩种特色小麦成立大型的面条加工厂。在织金县,一提到吃面条几乎每个当地人想到的都是“白泥面条”。“白泥面条”产自织金县白泥镇,白泥镇镇长谌沿宏说,当地产出的小麦有着不错的品质,且加工面条使用山泉水和石磨工艺,面条煮熟后口感筋道。

  在谌沿宏看来,发展“白泥面条”产业,打开了白泥镇的产业局面。过去,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面条加工作坊分布在白泥镇的各个村庄,但受限于小麦的种植规模,不少面粉还要从北方购买。去年,当地决定将小麦种植面积扩大至7000亩,同时在镇上建起了大型面条加工厂。

  记者在新建的面条加工厂看到,崭新的加工设备已经陆续开始使用,镇里还从河北请来技术人员帮助调试机器。白泥镇水营村村民高权做面条加工多年,如今受邀来到新建成的面条加工厂工作,他告诉记者,“白泥面条”走上了规范化、规模化的生产轨道,将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76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