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社武汉11月3日电 题:将湿地融入生活——武汉东湖化身“城市绿心”
百家乐平台社记者熊翔鹤、徐鹏航
深秋的武汉天气渐凉,但傍晚的东湖绿道依旧游人如织,城中初上的灯光和湖畔葱茏的绿意交相呼应。东湖,这颗镶嵌在城市里的绿色宝石,如今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城市绿心”。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5日将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两地拉开帷幕,《湿地公约》各缔约方相聚悠悠东湖,探讨湿地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赴江城之约。
“绿心”重生
“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
袁说友笔下,八百多年前的东湖雅致又灵动。从屈原行吟泽畔,到李白放鹰题诗,无数文人墨客曾在此驻足。
东湖一角。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伍志尊 摄
然而上世纪,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入湖污水量急剧上升,东湖水质快速恶化。
“东湖是武汉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治理这颗‘城市绿心’的意义重大。”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建设管理局二级调研员杨汉华说。
进入新世纪,东湖水环境治理的号角吹响。2009年起,实施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2017年,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武汉大东湖深隧开工;2019年,全面排查东湖流域全部入湖排口;2020年4月起,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实施,重构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2020年9月,建成东湖智慧水务平台。
“我们还通过协商收购和依法整治,推动东湖经营性船舶全面清洁能源化,水面上游船乱漂的现象再也没有了。”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海事处闵保华说。
如今,东湖水质已稳定进入“Ⅲ类时代”,部分水域甚至达到可饮用的Ⅱ类水质,已形成280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
临湖观景,只见一池碧水清澈明净,阳光直透湖底,水草摇曳,鱼虾恣意穿行……
乐园蝶变
水清了,景美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来到东湖,将这里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东湖西北一隅的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一座彩虹栈桥横跨而过,桥上一群孩童正嬉笑打闹,桥下一只野鸭懒洋洋拨弄着湖水。
“下班后经常带孩子来遛弯,放松一下。”家住附近的杨先生说。
在东湖西北一隅的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市民游客们正散步休闲。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岳家嘴立交桥往东一公里,或者武汉站东广场往南五百米,就能从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来到草木葱茏的东湖绿道,享受湖光山色。
人在湖畔,亦在城中。
2017年底,全长102公里的东湖绿道建成,是国内首条5A级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
10大子湖、120余个岛渚、34座如黛峰峦、近20000亩葱郁山林……沿着绿道一路骑行,四时风景不同,四季花开不断。
野趣以外,东湖磨山揽翠杉树林里的东湖杉美术馆,马鞍山森林公园的时见鹿书店,这些散落在东湖各个角落的城市公共空间,更为之增添了浪漫的人文情怀和浓郁的艺术气息。
“东湖风景区正围绕打造‘世界名湖 人民乐园’的战略目标,全力把东湖打造为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生态典范,为各地的游客营造更美好的‘诗和远方’。”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工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栿堂说。
约定相守
东湖之美不止于景,更在于其中所蕴藏的“天地与我并生”的生态观念,在于武汉人共同守护东湖的约定。
“参与东湖的生态治理,感觉自己为这座城市做了件非常有价值的事。”高校教师李腊花今年受聘成了“东湖民间湖长”,带领徒步爱好者一起巡湖。
住在东湖边,学在东湖畔,小学生们变身“湿地小卫士”,由老师带领着清理垃圾、取样检测,亲近和了解东湖。从幼时起,孩子们的心中便已许下保护生态、保护湿地的承诺。
巡湖的小学生们在取样检测水质。(受访者供图)
如今,东湖全区共有乔木树种285种、灌木224种、草本植物80种,脊椎动物299种,湿地水生植物由原来的不到100种增加到158种,青头潜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身,红嘴鸥、鸬鹚等候鸟也前来安家落户。
“珍惜湿地资源,爱护自然环境,要把更多自然知识和环保理念传递下去。”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处长唐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