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百家乐平台大全

> > 正文
2022 06/ 02 01:24:32
来源:百家乐平台网

“绿起来”带动“富起来”——大别山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观察

字体:

海报设计:孙瑶

  百家乐平台社合肥6月1日电  题:“绿起来”带动“富起来”——大别山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观察

  百家乐平台社记者杨玉华、水金辰、吴慧珺

  绿色有机认证,让这里的山货身价倍增;天然氧吧、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让这里成为游人络绎不绝的旅游康养地;源头好水、森林碳汇,让这里的“绿色价值”不断拓展……

  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走进曾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大别山区,看脱贫之后,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这里推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最大本钱”。大别山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正走出一条绿色生态振兴的新路。

  守“绿”换“金”:生态颜值渐显经济价值

  平均海拔1000米、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可达2万个。初夏时节,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茂林修竹、青山滴翠。这里植被覆盖率超过95%,大别山几乎所有的生物种群和植被类型都能在保护区里找到,素有“植物基因库”“濒危动植物避难所”等美誉。

  保护区内的岳西县石佛村,曾是“萝卜山芋当干粮,有女不嫁石佛郎”的贫困村,如今不仅实现“绿色脱贫”,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茶村”。

  刚刚过去的采茶季,村里3300亩有机茶园的绿茶被抢购一空,鲜叶最高卖到了500元一斤,是普通鲜叶价格的两三倍。

  “茶产业是我们村的脱贫产业,更是我们的致富‘金叶’。”石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军说。

  得益于保护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石佛村的茶叶获得了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双认证,仅2021年,石佛村户均茶叶增收超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近50万元。

  村里还通过发展茶旅融合,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秀丽风景、生态颜值成为村民们增收的“美丽经济”。

  从土里刨“金”到守“绿”换“金”,石佛村是大别山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绿色发展的缩影。

  大别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发展滞后,这里的绿水青山一度被看成“穷山恶水”。得益于脱贫攻坚,如今,大别山区旧貌换新颜。但致富路上,如何跳出传统的工业化老路,发挥生态优势、用好这个“最大本钱”,成为这一地区当前发展的必答题。

  5月11日,村民在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生态茶园内采摘茶叶。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杜宇 摄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生态茶园(无人机照片)。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杜宇 摄

  近年来,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岳西县、霍山县、金寨县相继成为生态环境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立足地方实际,探索绿色发展新路。

  这是5月12日在安徽省霍山县诸佛庵镇三河村极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斛种植基地拍摄的石斛。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杜宇 摄

  霍山县是中药材石斛的重要产地。在该县诸佛庵镇三河村,一片竹林下的乱石堆中,“90后”村民刘波“点石成金”。

  这些半人高的石头上布满圆孔,孔上生长着一株株状如绿草的石斛。这是刘波建立的仿野生米斛栽培基地,每块石头可培植近百株米斛,按每株售价近200元算,一块石头的产值可达万余元。

  “石斛等中药材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得益于霍山的好山好水,过去这些被抛荒的乱石林,现在也成了宝藏地。”刘波说。

  这是5月12日在安徽省霍山县诸佛庵镇三河村极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斛种植基地拍摄的石斛。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杜宇 摄

  为工业发展设置“绿色门槛”、为农业产业注入“绿色含量”、为旅游服务业增添“绿色元素”……近年来,安徽大别山区以“两山”实践创新为契机,不断推动生态资源变为富民资本。2021年,仅岳西县的绿色农业产值就达33.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超过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和25%。

  “绿”里生“金”:探索“绿色制度”拓展生态价值

  皖西大别山区是安徽省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拥有梅山、响洪甸等多个大型水库,也是安徽省六安市、合肥市的水源地。每年,仅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就要向下游的六安、合肥两市提供不低于3.2亿立方米的供水量。

  为了提高流域上游保护和改善水质的积极性,2014年起,安徽省探索建立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对上游金寨、霍山等水源地达标护水给予补偿。截至目前,仅金寨县已累计获得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近3亿元。

  探索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努力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营和保障机制,拓展“两山”转化更多可能,大别山区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还在构建“绿色制度”上下功夫。

  拓展生态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提升生态产品溢价。

  “竹根下流淌的水”,这是霍山县依托佛子岭水库的优质水源,着力打造的水饮品和酿造产业。

  “这几年,生态好水供不应求,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霍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朱松如感慨道,“白花花的水”源源不断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水饮品产业产值从2018年的3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0亿元。

  激活沉睡的生态资源,创新“两山”转化金融体制保障。

  岳西县在2021年探索“绿色抵押”,发放了首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通过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岳西县平洋家庭农场胡汪存获得了15万元的银行贷款。

  “没想到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收益权还能质押融资。”胡汪存兴奋道,绿水青山就是山里人致富的靠山。

  如今,安徽大别山区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正聚焦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转化,拓宽生态资源产品化、产业化变现渠道,书写更多“绿”里生“金”的故事。

  绿色振兴:一条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

  今年5月,在岳西县深山里住了大半辈子的护林员张泽仁,收到了搬离深山的通知。虽然有些不舍,但他仍然签字同意。

  他所居住的岳西县青天乡即将开建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并依托中心发展高端生态康养产业。

  “靠山吃山有了新的路子和‘钱景’了。”老张笑道。

  这是岳西县即将实施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之一。除了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康养产业开发项目,未来岳西县还将围绕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茶业发展项目、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精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项目,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互相反哺的新路。

  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生态产业还被看成是“第四产业”。对大别山“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而言,“两山”实践创新最终是探寻一条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实现绿色生态价值增长。

  “‘两山’实践创新没有现成的路,是一种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岳西县县长何斌认为,这意味着发展要素、考核体系等深层变化。

  2021年底,岳西县在安徽较早完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摸清了县域生态家底和价值,为进一步挖掘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和推进生态资源资产化提供了基础。

  从今年开始,霍山、金寨等地,也陆续完成了GEP核算。在霍山县的2022年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清单中,还计划建立对乡镇的GEP、GDP双核算考核模型。这也意味着,从追求工业增加值到注重工业增加值和生态增加值并举的发展导向之变。

  在此基础上,大别山区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还积极搭建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平台,把碧水、森林、负氧离子等生态资源作为生产核心要素,运作生态资源转化项目,加快推进林权、用水权、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寻找碳汇交易机会,拓宽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

【纠错】 【责任编辑:钱中兵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5721128705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