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社长春4月9日电 题:“黄金玉米带”上的春耕保卫战
百家乐平台社记者
冰雪消融,万物萌新。春耕备耕之季,作为我国粮食大省的吉林却遭遇严峻疫情挑战。疫情最严重的长春市、吉林市恰是吉林粮食生产的核心区。疫情防控须臾不能松,农时也一刻不等人。黑土地上,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春耕保卫战正在打响。
破堵点 让农时跑赢疫情
急!急!急!
农时等不得、慢不得。往年4月初,正是农资配送的高峰期,水稻育秧、秸秆离田、翻地起垄……晚一步,都会影响播种和全年收成。
吉林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居于全国前列。吉林中部地区被称为“世界黄金玉米带”和“世界黄金水稻带”,长春地区的榆树、农安、公主岭……个个都是排在全国前列的产粮大县。
疫情发生以来,农民们反映的问题接踵而至,种子化肥没买到、秸秆未清运、农机难进地……
战疫情更要保春耕。统筹防疫与春耕备耕,既要构筑风险外溢防线,保障防疫安全,又要疏通堵点,确保农资流通无障碍,农机和返乡农民通行有保障。吉林各地按照“保面积、保物资、保人力、保进度、保安全”的要求积极行动起来。“探索错时作业等差异化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林峰说。
在吉林省蛟河市拉法街道拉法村,返村不久的农民闫永升正在搬运种子。(受访者提供)
面对人员滞留堵点,吉林省制定《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要求长春市和吉林市设立集中转运点,组织车辆将返乡农民点对点接回。
面对农资保供堵点,为近500家重点农资企业开具保供证明,保障经营、运输。
面对出行堵点,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发放通行证,组建春耕专班、服务车队。
一个个阻碍春耕的堵点开始不断疏通。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锋表示,对每个村备春耕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春耕有序进行。
变新招 办法总比困难多
疫情给传统春耕方式带来新挑战,一些新的备春耕方式也应运而生,勾勒出一幅特殊的“春耕图”。
——“云端”培训,线上传技。最近,吉林农业大学专家凌凤楼在直播平台上了一堂水稻育苗课。“疫情叠加倒春寒,水稻出苗后每五天追肥一遍,加速秧苗生长……”凌凤楼的讲解干货满满。像这样的“云培训”,吉林各地每天都在进行。目前,吉林省线上农技培训人数达百万人次,“科教云”“吉农云”等平台点击量50多万人次。
——就地取材,错时管理。为保春耕,不少地方不等不靠、“见招拆招”。往年育苗期,公主岭市秦家屯镇王家窝堡村都从村外拉土,现在出村困难,村民们就地取材,从自家院子里取土育苗。村党支部书记张万生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等疫情过后再出村取土把院子填上。
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农民正在进行水稻育苗。(受访者提供)
在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稻农4人一组,运土、铺土、备盘、下籽。“大家分头进行,既保证育苗,又能防疫。”种粮大户王在新说。而榆树市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农机手进行错时管理。每天清晨,一名拖拉机手开走拖拉机下地,半小时后另一名司机再来,直到农机全部下地。“每人负责一块地,单独作业,单独吃饭。”该合作社负责人马占有说。
——互帮互助,代耕代种。长春市九台区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大户帮小户”“代耕代种”等服务方式,确保农田播种。吉林市在疫情较重的乡镇开展“四助四代”,邻里互助、亲友帮助、村干部协助、大户扶助,以及代耕代种等方式确保不误农时。
强信心 端牢“中国饭碗”有底气
在长春市九台区兴隆街道小荒村,拖拉机拖着条耕机正在田里将秸秆归行。种粮大户潘丙国说,今年保护性耕作有望整村推进,正常年景玉米产量肯定有保证。
作为粮食大省,202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800亿斤,今年将继续确保正常年景下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在稳定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吉林省还力争扩种大豆80万亩。
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农民正在进行整地作业。(受访者提供)
这几天,公主岭市朝阳坡镇种粮大户李振军松了口气。合作社的农机开进了邻村,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整地作业。“镇里给开具了通行证,今年的1000亩大豆和近2000亩玉米播种没问题。”如今,黑土地上农机驰骋,一台台农机早出晚归,在保障防疫之下出村进屯,翻地耙地。
吉林省蛟河市拉法街道拉法村最近接回了返村农民。刚回村的闫永升便开始搬运种肥、筛土育苗。“今年种15亩水田,及时赶回来了,没耽误农时。”闫永升说。
来自吉林省农业农村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吉林省种子到户到位率超九成、化肥到户到位率达到八成,快于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全省已搭建育秧棚近12万亩,超过计划80%。(记者褚晓亮、薛钦峰、徐子恒、马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