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拓展产品管线宽度与深度,罗氏制药“三十而立”的底气与魄力-百家乐平台网
2024 11/10 12:40:40
来源:E药经理人

不断拓展产品管线宽度与深度,罗氏制药“三十而立”的底气与魄力

字体: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召开。有着“最卷展区”之称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向来是各大跨国药企巨头展示全球创新产品、拓展“朋友圈”的重要平台。

作为连续七年参加进博会的“全勤生”,罗氏依托进博会加速创新药落地,实现“展品变商品”;同时,行业也透过进博会,不断探寻着这一行业领导者未来在华布局。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

“进博会不仅是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是汇聚全球创新的绝佳舞台。今年,罗氏再次带来超过30款已上市和即将在华上市的全产品矩阵及创新解决方案,重磅推出3款即将在华上市的全球创新产品和未来产品管线,覆盖乳腺癌、血液肿瘤、神经科学和慢阻肺等领域。”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女士表示。

创新产品组合拳重磅亮相进博

不久前,罗氏制药全球发布了2030愿景:“以20款颠覆性药物,应对社会疾病重负”,聚焦抗肿瘤、神经科学、眼科、免疫、心血管及代谢五大重点疾病领域。在今年的进博会上,罗氏带来了其中3款即将在中国上市的全球创新产品,以及包含慢阻肺等疾病领域创新成果的未来产品管线。

罗氏制药中国进博会展品

作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此次罗氏在进博会 “首秀”的是中国首个且唯一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Inavolisib)。伊那利塞是罗氏旗下一款具有同类最佳潜力的创新口服靶向治疗药物。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中,约有40%的这类患者带有PIK3CA突变,而这一突变是导致他们对现有内分泌治疗及CDK4/6抑制剂治疗耐药的主要原因。如何突破现有的治疗手段困扰着全球的药物研发专家,随着新型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的崛起,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无疑将获得新的治疗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PIK3CA突变指示预后不良,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突变率高达46%,高于非亚裔人群。这或许也是伊那利塞在国家药监局与美国FDA的审批中,速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基于临床试验的优异表现和中国人群巨大的未被满足需求,CDE给予伊那利塞快速审批的资格。并且,在中国获得突破性疗法和优先审评认定,甚至比FDA提早两个月。

在血液肿瘤领域,罗氏带来首个在全球上市的用于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创新药Mosunetuzumab(Lunsumio)。滤泡性淋巴瘤(FL)是最常见的惰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我国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Mosunetuzumab上市后有望为复发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易于获得的、以及固定周期给药的全新选择。

在长期深耕的神经科学领域,罗氏此次带来了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批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和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药物奥瑞利珠单抗(Ocrevus)。

显然,罗氏紧扣住了“创新是药企的责任和命脉”这一关键命题,在持续巩固“肿瘤之王”这一地位的同时,更持续优化战略产品组合,不断拓展产品管线的宽度与深度。从首次亮相的罗氏在华未来管线中,我们看到罗氏在慢阻肺、心血管、糖尿病及代谢等慢病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和未来战略方向——罗氏向外界强烈释放着正式进军慢病领域的勃勃雄心,并积极联动行业各界形成合力,加速这些领域的产品研发。当然,这也是罗氏通过多样化的创新产品组合不断造福中国老百姓的鲜明例证。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一直是罗氏向中国引入创新产品的原则和底层逻辑。根据WHO和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慢阻肺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常见死因,在中国也有约1亿的慢阻肺患者,疾病负担沉重。然而,一直以来,慢阻肺药物开发在业内被称为“难啃的骨头”——同为呼吸系统疾病,当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哮喘领域大举攻略城池时,慢阻肺领域却迟迟难以打开僵局。

罗氏早在多年前就已着手布局慢阻肺领域。此次进博会,罗氏带来的全球首创的全人源化抗ST2单克隆抗体Astegolimab,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能带来更广泛的患者获益。当前,Astegolimab IIb期ALIENTO和III期ARNASA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Astegolimab有望成为首款治疗慢阻肺的ST2单抗。

全球前沿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创新产品加速在中国落地,帮助更多的中国患者更早从中获益。

正如边欣所言,“受益于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并借助新药审评审批制度和相关政策东风,罗氏展出的多款全球创新产品都搭上了‘进博快车’,从‘展品’变为‘商品’,充分彰显了‘中国速度’,更快惠及更多的中国患者。”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让罗氏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也更加坚定了罗氏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作为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受益者,仅2023年至2024年10月不到2年的时间里,罗氏已经有16款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上市,覆盖血液肿瘤、眼科、抗感染、乳腺癌、肺癌、罕见病等治疗领域,一系列创新治疗方案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生存希望,更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罗氏制药中国进博会展台

第三届进博会时的“明星”产品玛巴洛沙韦(速福达)也在今年再次亮相。根据最新发布的III期临床试验CENTERSTONE研究结果显示,流感患者单次口服速福达后,可减少向其家庭成员传播流感病毒的可能性。除了已实现医保覆盖并不断拓宽适应症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速福达在今年实现了本地化生产,这将大幅缩短其全球供应链周期,更好地满足中国患者在流感高发季节的需求,助力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曾于去年进博会期间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创新药格菲妥单抗(高罗华)今年再次亮相,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就在今年六月,格菲妥单抗的两线适应症数据starglo在欧洲血液年会(EHA)上重磅发布,据此数据中国有望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最早获批该适应症的国家之一,尽早惠及更多中国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

罗氏制药中国进博会展品

与中国创新热土双向奔赴

近年来,中国药品审批政策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持续改革、海外人才引入回流等“大引活水”,本土创新势头愈发迅猛,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罗氏在华的发展轨迹是与中国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的节奏高度契合的。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源自罗氏对本土创新生态体系进化趋势的精准预判。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要求跨国药企真正融入中国,扎根中国。

入华30年,罗氏在中国做出了不少“敢为人先”的举动,数不清的成果与进展随之而来。在前瞻而宏大的布局之下,罗氏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主线贯穿始终——打造端到端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并且与时俱进地进行升级和完善。

如今,罗氏精心打造的这条产业链的内涵不断丰富,从最初的药品销售,发展到如今涵盖早期研发、药品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开放合作的端到端完整医药价值,本土布局进一步深化。

而所有这些在华布局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坚实,离不开罗氏总部对于中国市场的信任和信心。中国是罗氏的战略市场,对罗氏而言,将全球创新加速引入中国并不是终点。更深层次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创新产品带入中国固然重要,但如何利用中国市场的优势来赋能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中国打造成一个创新中心,为患者带来最大价值,同样是罗氏正在践行的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从首家入驻浦东张江的跨国企业,到最早在中国设立药物研究和早期开发中心,再到罗氏中国加速器的启动,从自主研发加码到孵化本土创新,罗氏持续携手多方合作伙伴,不断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加速赋能本土创新。

罗氏中国创新中心

罗氏研发扎根中国已有20年。作为罗氏在新兴市场设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也是跨国药企在上海独资建立的第一个药物研发中心,罗氏中国创新中心经历了20年“层层蜕变”式的升级。目前,基于该中心的发明已获得超过320项专利,一半以上已经在中国、美国、欧盟或日本获得了专利授权;此外还有10个药物分子推进到了临床试验阶段。

2021年,投资近3亿元的罗氏中国加速器正式启动,为创新型初创企业提供从场地、科学指导到资金与运营的全方位支持,加速源自中国的创新落地。如此大手笔投入,罗氏中国加速器的目标很明确:聚焦创新药物研发、诊断和个体化医疗、人工智能(AI)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医学前沿领域,更精准地找到“颠覆性”创新,赋能具有潜力的创新型初创企业。如今,加速器已拥有近20家本土创新企业成员单位,现有成员企业已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达成13项早期研发合作,共同探索新的科学方向和技术平台。

此外,近两年,罗氏先后与4家本土创新药企达成多项全球独家合作,共同开发多个肿瘤领域的创新治疗药物,推动更多中国创新成果惠及患者。其中,罗氏与本土创新企业宜联生物于今年初就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候选产品达成合作,有望为消化道肿瘤以及其他实体瘤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据悉,不同于以往与罗氏全球研发相关部门合作的模式,本次是直接由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和本土创新药企共同开发合作的项目,进一步彰显了罗氏看好中国创新力量,加速赋能本土创新的决心与实力。

“今年喜逢罗氏制药在华成立三十周年,站在而立之年的新起点,我们期待依托进博会继续拥抱开放、深化合作,与中国医疗健康事业同频共振,携手书写华彩篇章。未来,我们将不断加大在华投资,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全面强化端到端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升级本地化生产布局和投资,让罗氏的创新药惠及更多患者。”边欣指出。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