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传承 创新 开放 融合”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百家乐平台网设置大会访谈直播间,邀请众多中西医大咖,对本届络病学大会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主席廖玉华教授在访谈时表示,近30年心力衰竭药物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对心衰的病因认识、发病机制认识有充分的证据,药物开发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医药研究也需“与时俱进”,才能为未来心衰的防治取得一些创新药物和创新成果。
百家乐平台网:心衰治疗是国际上的医学难题,作为心力衰竭领域的专家,以您的经验来谈谈中医药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廖玉华: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意味着心血管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衰竭,而心力衰竭药物研究有200多年了,近30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由于对心衰的病因认识、发病机制认识有充分的证据,药物的开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这里面主要涉及到神经激素这方面的机制,而一系列的药物在过去三十年为心衰患者带来福音,减少了心衰患者的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针对射血分数降低心衰这种类型的治疗进步,中医药也有很可喜的成绩,比如说QUEST研究,它是用芪苈强心胶囊针对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进行的循证医学研究,得出良性的结果,显著降低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以硬终点来衡量这个药物对心衰治疗的价值。中医药在心衰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觉得可以根据心衰的发病、病因等变化,进一步寻找中医药在这个领域会发生什么作用、有哪些方向值得我们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主席廖玉华教授接受百家乐平台网采访
百家乐平台网:近些年心衰的发病人群和疾病谱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心衰的研究提出了哪些挑战?
廖玉华:近二十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在住院人群中由过去的50%下降到35%,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由过去的35%,增长到50%,这两种类型的心衰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和发生心衰综合症相关的病因变迁有很大的关系。过去我们很关注瓣膜病,有的外科手术解决了这部分病人的心衰。冠心病、心肌梗死,比如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原副院长杨跃进教授的研究,针对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梗死,我们有药物能取得很好的进步。杨跃进教授所做的研究,也让我们看到取得终点事件的结果。心衰的治疗药物芪苈强心胶囊也展现出了良好的结果。
假如我们在心衰领域只停留在目前的水平,现在心衰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占比会增加,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心衰的基础病因变了,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这四大因素加上老龄化,这些因素就构成了我们心脏没有扩大,收缩功能看上去似乎正常,但病人同样出现了心衰。这种类型的心衰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思维、过去的方式认识,我们就会犯“错误”了。
为什么西药在研究过程中,针对这一类的心衰,很多药物治疗收缩功能降低的心衰疗效很好,而用到射血分数保留的这类心衰上疗效不怎么样,因为都是阴性结果或者是一个中性结果,包括心衰治疗有些很好的西药,也没有得到一个很完善、很完美的结果,原因就在于心衰的病因在变,心衰的类型在变。而改变之后的病理、生理在变,我们不认识新的病理、生理,在中医药研究过程中也会犯“错误”。
所以针对新的情况,射血分数保留的这种类型的心力衰竭,它的基本病因不以心肌梗死、冠心病为主导,冠心病可以参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这就给我们心衰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
在未来心衰的治疗过程中要考虑这类人群,这类人群的基础疾病治疗对防范由他的基础疾病引发心衰有哪些价值,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体重指数问题。从1991年开始到现在,所有心衰研究中,心衰患者的体重指数在西方国家平均是28甚至以上。
对中国来讲,我们的体重指数在24-26这个范围,现在中国的BMI(体重指数)也在增加,而引起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类型的人群,不是心肌梗死,而是肥胖、糖尿病。这样使我们需要考虑到病因的变化,心衰病理、生理的变化,心衰类型的变化在中药研究中去探索,针对基础病因的治疗,才能够为我们心衰治疗未来的发展取得一些创新的药物和创新的结果。对我们现在射血保留心衰治疗还比较困难的前提下,能够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