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位于天津市宁河区的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一望无垠的芦苇滩旁,马青山带着望远镜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观测水鸟的种类、数量和状态,靠近芦苇丛里的鸟窝,看看它们是否完好,站在湿地看着各种鸟儿,马青山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爱鸟护鸟人,曾经却是一名捕鸟者。年少时贪玩,马青山总是跟在父亲后面,慢慢地学会了捕鸟的小技巧。长大后,马青山“子承父业”也曾以捕鸟贩鸟为生。
因为长期与鸟类接触,马青山十分熟悉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并研究出了一套专门捕鸟的独门秘技。
因为懂鸟,马青山慢慢觉察到,七里海内鸟的种类和数量在变少。马青山的心里渐渐有了负罪感。
2016年,情况发生了改变。一次偶然的机会,马青山利用自己的捕鸟技巧,帮助爱鸟志愿者们解救挂在网上的黄胸鹀,看到被解救的鸟自由地飞向天空,马青山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他也意识到这门手艺可以有更好的用处。
随着天津市宁河区加快实施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十大工程,七里海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马青山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利用他的“独门绝技”,配合相关部门和志愿者一起开展鸟类救助工作。
2020年,一只带着捕猎夹受伤的东方白鹳出现在七里海。受惊的东方白鹳极难捕捉,协助相关部门,马青山开始营救。他根据东方白鹳的习性,在冰面凿洞设网,自己在芦苇地里搭棚蹲守,成功地将这只受伤的东方白鹳捕获并实施了救助。
从捕鸟人到护鸟人,马青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南来北往的鸟儿,守护着美丽的七里海。
贵州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共计4万余亩,护林员每日平均步行2万余步、十余公里,他们的四季坚守,让这片青山依旧。
贵州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护林队队长敖弟涛在大板水工作了14年,他也见证了当地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近期,四川泸州进入森林高火险期。每天清晨,合江福宝国有林场的工作人员都会来到停机坪,定时放飞高空巡护的大型无人机,开展火情监测。
泸州市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是四川省重点林业市。全市森林面积9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在这里,科技防火渗透于绿水青山,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写下了生动注脚。
这架途灵E15固定翼无人机,是泸州市打造的“天、空、地、人”监测系统中的高天监测眼,可实现最远60公里半径、2000米高空范围内持续巡航,飞行时长可达5个多小时。
低空森林巡护,则由24小时自主巡航无人机组负责。自动开库、自主巡检、智能采集、自动返航,全流程自动化,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使低空监测更加安全高效。
可随身携带的小型无人机,成为新时代护林员开展巡护工作的“神器”,辅助他们将脚步延伸到过去到达不了的地方。
在地面,多重技防措施共同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矗立于群山之巅的高空云台、进山入林交通节点的高清摄像头、哨兵系统,以及布设于林区的火焰探测器、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24小时监控着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发现火灾隐患。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自动无人机机场7座、前置无人机226台,布设视频监控339个、智能卡口190个,整合配备护林员2470名,力求将技防手段融入到生态保护的每一个环节。
指挥中心辅助决策系统,像是一个智慧“大脑”,忙碌地汇总着各方数据,为扑救决策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
为了加强前后方的协作配合,日常应急演练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以指挥中心为核心,前方指挥部为枢纽,火场指战人员为主体,指挥调度系统确保了各级之间的快速响应与高效协作。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未来,泸州市将继续整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破解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难题,为四川森林草原防灭火技防能力建设提供样板和示范。
出品人:孙志平
监制:张平锋
制片人:李杰
统筹:王健
编导:刘瑞娟
记者:杨子春、吴斯洋、杨进
摄制:苏海
报道员:张钘银丰、先开霞
配音:童亦舟(实习)
片头制作:夏勇
百家乐平台社音视频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