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百家乐平台大全

大运会出行保障展“成都形象”

2023-07-10 14:29:09 来源: 《环球》杂志

 

6月8日,王明华在成都地铁4号线蜀王陵站工作

 

  “举办大运会,不仅使成都更加干净整洁,公共安全秩序稳步提升,更使从事服务性行业的我们有机会展示成都地铁乃至成都市的形象。”

文/《环球》杂志记者 乐艳娜

编辑/张海鑫

  从春节帮助与家人走散的老年乘客,到全车人帮忙捡枇杷,再到“纸杯哥”帮助“宝妈”照顾婴儿……成都地铁似乎一直运行在热点之上,不断展现这个城市文明友善而又温暖的一面。

  已在运营的13条成都地铁线,每一条都结合站点特色、主要客流群体偏好和运营亮点量身定制了专属主题色,并延伸设计出每条线路特有的主题标志和玩具手伴。“最夏天”的8号线芳草街站,“最潮流”的5号线、9号线锦城大道站,可以沉浸式体验三国文化的3号线、5号线高升桥站,中国首条开通即达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成都地铁用美学与实用兼备的设计思路,极力营造国际范的天府文化名片,成就蜀都韵律的流动博物馆。

  眼下,成都地铁迎来新挑战: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开幕在即,如何保障涉赛人员、观赛游客和市民享受到安全、快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我们下了很多‘硬功夫’和‘软功夫’,”成都地铁4号线西河站区副站长王明华告诉《环球》杂志记者,这个站区有两个地铁站紧邻大运村和赛事场馆,分别是成都大学站和明蜀王陵站,“保持一颗敏感的心,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做顺利完成大运会出行保障工作”。

软硬功夫“双管齐下”

  35岁的王明华在成都地铁工作多年。途经宽窄巷子、明蜀王陵等多个站点的4号线是她最熟悉的线路之一。明蜀王陵站距离大运村和东安湖体育场馆都很近,是成都地铁全线网373座车站中的31个重点车站之一,在“一站一方案”定制化服务范围之内。

  “一些设备设施的微改造,乘客可能根本感觉不到,但对保障高效出行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王明华举例说,明蜀王陵站将8台闸机从单向改为双向,可根据高峰运营情况适时调整闸机方向,进、出站能力分别提升6000人次/小时及4000人次/小时,可满足“快进、快出”高效运行的需求。这一调整,是在对大客流进行充分预想,并经过20余次现场客运实测后才落地实施的。

  “硬功夫”还体现在行车组织上。根据对客流的预估分析,成都地铁目前已完成2号线10列、4号线8列、7号线10列的列车增购,同时增加线路高峰持续时间,“双管齐下”提升线路整体运输能力,压缩行车间隔。此外,还进行了设备与行车压力测试,检验高密度行车场景下的设备运行质量和员工技能水平。

  成都大运会7月28日开幕,举办期间正值暑运及汛期,成都地铁为此拟订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安保安检、设备保驾、防汛消防等多个专项方案,实行全运营时段保驾机制,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并与大运会主办方建立了应急联系机制,强化警企联动,筑牢运营安全屏障,以确保大运会期间地铁运营平稳有序。

每位员工都是“主力军”

  “我们围绕大运会客运组织专项方案已开展专项培训8次、演练9次,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成为大运会运营保障的‘主力军’。”王明华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

  成都地铁平时就坚持“文明365”长效服务机制,通过持续做好客服系统功能补强,多措并举推出人性化、特色化服务,让“高质量、高标准”成为地铁运营服务常态。而针对大运会期间外籍乘客明显增多的情况,王明华从兜中掏出了“神器”——随身翻译机。

  “这个翻译机可以对十几种语言进行实时翻译。如果乘客不知道怎么表达,我们可以把翻译机直接给他们录音再转译,这样就不存在交流障碍了,可以为乘客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王明华说,重点站点工作人员在上岗时段都会配备翻译机,“当然,我们也定期接受英语培训,争取做到可以与外籍乘客用英语进行初步的交流,让一线员工都有双语服务能力”。

  除此之外,针对大运会,成都地铁还提供双语版《成都地铁乘车指引》,并按地铁出行场景编制《大运会双语服务手册》。各个地铁站现有大运会城市志愿者服务小站50个,由256人组成的“地铁蓝精灵”大运会志愿服务队将为全世界来蓉乘客提供赛会推广、赛事咨询、城市宣传推广等服务内容,同时也全力为广大市民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问询、交通指引、便民服务、特殊乘客关怀等绿色志愿服务。

  王明华在站区主要分管安全,她说自己特别在乎现场的安全管理,每天都在督促安检员,要保持敏感性,要用心去巡视,要认真辨识违禁品,要及时反馈异常情况,“大运会即将到来,我是有一点紧张的,但我相信我能够去迎接这一重要赛事所带来的挑战,现在就是要把工作做细做实,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加积极努力”。

展示成都我在线

  成都在国内率先量化提出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结构模型——即40%轨道交通、10%常规公交、35%慢行系统和15%机动车,着力构建80公里/小时至160公里/小时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和市区30分钟轨道出行圈,从顶层设计上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主体地位,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格局。

  2022年4月8日,“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登录后每位用户都可以领到一棵“小树”,通过步行、骑行、乘地铁、坐公交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获得对应的碳积分,不仅能兑换实实在在的成都大运会纪念品,还能为大运会捐赠树苗。

  目前,成都市558公里、13条轨道交通线路、373座车站每日高效服务城市绿色出行,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最长6分钟内完成换乘,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600万+”,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地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安全、准点、舒适、便捷的轨道交通服务,助力成都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像王明华这样工作在一线的地铁员工,也深刻感受到这种幸福感。来自四川内江市资中县的她从2008年起就在成都学习和工作,熟悉成都,也充满感情,“尤其是现在轨道交通还围绕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布局,提供了很多机会,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年轻人去奋斗。举办大运会,不仅使成都更加干净整洁,公共安全秩序稳步提升,更使从事服务性行业的我们有机会展示成都地铁乃至成都市的形象,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能让全世界看到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和进取精神的成都”。

来源:2023年7月12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