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百家乐平台大全

伊朗“海军联盟计划”潜台词

2023-07-05 07:23:21 来源: 《环球》杂志

 

2019年4月30日,伊朗士兵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

    这一联盟设想也是此轮中东“和解潮”的产物,其基本逻辑是推进海湾地区安全架构从安全复合体向安全共同体迈进。

文/钮松

编辑/吴美娜

  伊朗海军司令沙赫拉姆·伊拉尼6月2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为确保地区水域安全,伊朗计划与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巴林、伊拉克在内的地区国家联合组建海军联盟,该联盟还将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

  伊拉尼表示,阿曼此前多次与伊朗开展联合海军演习,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伊拉克等国如今也希望与伊朗开展海上军事合作,新的地区和跨地区海军联盟正在形成。“不久后,我们将见证这一区域摆脱没有合法授权的(外国)军队,用自己的部队捍卫区域安全。”

  西方媒体和中东媒体等对伊朗抛出的海军联盟议题高度关注,也产生了诸多联想。伊朗宣称即将打造海军联盟的构想,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该国的基本外交立场一脉相承,即反对外来干涉和在该地区的存在,地区问题应由地区国家自主解决。在当前沙特伊朗成功和解、地区形势大转折的背景下,囊括沙伊两国在内的海军联盟的组建动向自然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和解潮”提升地区联盟可能性

  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海湾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体上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复杂演进的态势。两伊战争以及1988年沙伊朝觐冲突之后,以逊尼派阿拉伯大国为首的群体与伊朗及其什叶派盟友之间的阵营化对峙日益固化。进入21世纪,这种对抗性矛盾并未有根本性缓和。

  2016年,沙特与伊朗断交。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单方面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这使得伊朗与作为美国盟友的沙特之间的对抗更加激烈,其外溢效应明显,也门、叙利亚等地的热点问题有着明显的沙伊矛盾的身影。然而长期的对抗并未使沙伊达到目标,反而导致了各自的巨大内耗,彼此深陷安全困境。

  在中国斡旋下,沙伊两国代表今年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沙伊两国在中国斡旋下复交以来,中东掀起“和解潮”。随之而来的是,卡塔尔断交危机告一段落、埃及与土耳其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也门问题降温、叙利亚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向好消息。换言之,中东“和解潮”不仅是对沙伊断交以来中东对抗性矛盾的集中化解,也是有关方面对1979年以来该地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宗教等方面矛盾的整体性反思。

  林林总总,都为伊朗联合沙特、阿联酋、伊拉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组建海军联盟创造了可能。这一联盟设想也是此轮中东“和解潮”的产物,其基本逻辑是推进海湾地区安全架构从安全复合体向安全共同体迈进。

旨在自主维护海上通行安全

  中东国家分布于西亚与非洲的广袤地区,其主体为阿拉伯世界。22个阿拉伯国家更是从西非、北非、东非延绵至西亚地区。此外,中东国家在地理上的显著特点是陆海兼备,其习惯性被称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即背靠印度洋与大西洋,连接亚非欧三大洲,连通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与里海。

  这不仅促成了历史上阿拉伯帝国发达的海上贸易航线,而且促使中东国家在化石能源时代极其重视海上通行安全。二战结束后,大国在中东地区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得到巩固,对中东的军事介入更为深入。美伊矛盾长期持续的背景下,美国在海湾地区加大了对伊朗的海上威慑与遏制。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伊对抗性矛盾抬头。在此背景下,霍尔木兹海域出现了多起油轮破坏事件,伊朗与西方国家之间还出现了多次油轮扣押事件。美国着力打造以防范伊朗为主要考量的“国际海上安全架构”,即俗称的美国中东“护航联盟”,期望联合盟友来应对伊朗“威胁”,确保霍尔木兹海域的海上通行安全。此外,美国还将2001年成立的联合海上力量的重心转向与伊朗有关的海域。

  从实际效果来看,美国的中东“护航联盟”未能实现其初衷,甚至其存在本身就是诱发相关海域安全问题的不稳定因素。以法国为首的多个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中东“护航联盟”态度消极,期望在伊朗与西方关系中起到积极作用。

  2020年1月,欧洲八国正式组建“欧洲霍尔木兹海峡海上侦察团”,即俗称的欧洲中东“护航联盟”。从现实效果来看,欧洲中东“护航联盟”不仅受到美国的较大牵制,而且也无法得到伊朗的完全信任。伊朗此番公开其“海军联盟计划”的构想,表明希望将与自己走向和解的诸多海湾国家团结在自主性这面旗帜之下,超越美国与欧洲所主导的两个中东“护航联盟”,真正巩固中东“和解潮”的现有成果,有效确保彼此间的海上通行安全。

谋求安全与发展并对美反制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都在经受内生结构性矛盾与外部大国干预因素相叠加所造成的系列冲突。该地区面临着老问题“推陈出新”、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复杂局面。当前海湾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产生的新变化,充分体现了地区国家战略自主性的增强,也证明了西方的“民主”与“人权”话语难以真实诠释中东热点难点问题的本质。

  中东国家逐渐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安全赤字与发展赤字才是问题所在,以“发展促安全”的合作理念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度。对海湾国家而言,海上通行安全关乎其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在此基础上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实现。组建海军联盟,理论上有助于该海域利益攸关国家在油气贸易、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和高新科技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港口维护等方面,合力保障区域性海上安全机制的构建。参与“海军联盟计划”的相关国家,可将打击目标主要锁定在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及实施主体的挑战。组建地区海军联盟,理论上还有助于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间发展常态化军事交流,增进多边军事互信。

  一直以来,美国以反伊朗为主要参数,在中东地区整合盟友,力图打造反伊朗准联盟。随着美国减少在中东地区的常规军力部署以及沙伊和解带动的中东“和解潮”的持续,伊朗有可能亦有能力通过组建囊括美国中东盟友在内的海军联盟来对美反制,为其在美伊重启核谈中增加新筹码。组建海军联盟也只是伊朗以斗争求妥协的系列对美博弈“组合拳”的组成部分之一。

  就在伊拉尼透露伊朗“海军联盟计划”之后不久,伊朗总统莱希开启拉美三国之行,其高举反制裁与反霸权大旗赢得了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等国的共鸣。即便是作为美国长期盟友的沙特,也期望在军事、安全与发展等问题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而海军联盟是一个值得其理性估量的选项。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2023年6月2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