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百家乐平台大全

走近珊瑚的“最后家园”

2023-06-28 09:05:51 来源: 《环球》杂志

 

6月1日,人们在以色列红海海滨城市埃拉特的水下观测公园参观

  埃拉特位于北纬29度,它与邻国约旦、埃及共同守护着红海亚喀巴湾的北端,而这里被认为是地球最北的珊瑚礁栖息地之一。研究发现,这里也可能是全球珊瑚的“最后家园”。

文/《环球》杂志记者 王卓伦(发自耶路撒冷)

编辑/胡艳芬

  6月初,位于以色列最南部的红海海滨城市埃拉特气温已近40℃,人们在这里享受炎炎夏日中赶海的乐趣。这里还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因为即便在浅滩处浮潜,多彩的珊瑚和鱼类也可尽收眼底。

  大多数珊瑚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埃拉特位于北纬29度,它与邻国约旦、埃及共同守护着红海亚喀巴湾的北端,而这里被认为是地球最北的珊瑚礁栖息地之一。研究发现,这里也可能是全球珊瑚的“最后家园”。

“极危”警告

  珊瑚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形态和颜色各异,极具观赏价值。而当人们把目光过多地聚焦在珊瑚之美时,或许同时却忽视了它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显示,珊瑚礁虽然只覆盖了0.2%的海底,却是25%的海洋物种赖以生存的家园。

  科学研究发现,珊瑚礁平均每年只增长2厘米左右,最年轻的珊瑚礁也需几千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警示着人类,美丽并非“速成”,如果肆意破坏珊瑚,千年的顽强生命也将毁于一旦。

  此外,珊瑚动人的外观下危机四伏。适宜珊瑚生存的最佳水温在23℃到29℃之间,近年来全球变暖已严重恶化了珊瑚礁的生存环境——随着海水温度升高,不少珊瑚出现了白化现象并最终死亡。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珊瑚白化的后果就越严重。同时,海水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后酸性会不断升高,随着海水的腐蚀性越来越强,珊瑚将难以进一步生长和构建骨骼。

  一组数字触目惊心:过去30年中已有50%的造礁珊瑚消失。全球珊瑚礁监测网(GCRMN)发布的《世界珊瑚礁现状:2020年》报告表明,自2010年以来,全球珊瑚损失率高达14%。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同样敲响警钟:如果全球升温1.5℃,到2050年,预计有70%至90%的珊瑚礁将不复存在。

  2022年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加勒比海的柱状珊瑚数量自1990年以来锐减超80%,受威胁等级从“易危”跳过“濒危”,直接升为“极危”。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石珊瑚组织损失病”,大面积感染柱状珊瑚,成为珊瑚面临的最紧迫威胁。

“最后家园”

  拯救岌岌可危的珊瑚,也就意味着拯救大量海洋生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与全球大范围已经白化或有白化风险的珊瑚相比,亚喀巴湾的珊瑚在变化的气候环境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抵抗力,它们生活于相对温热的海水中却没有出现白化现象,这为保护珊瑚和海洋生态带来了一定启发。

  在埃拉特,红海中的珊瑚自然别具吸引力,而在不远处的岸上,透明水箱中的珊瑚在阳光照射下同样动人,然而它们并非用于观赏,而是在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挑战下服务于科学实验。

  “这些水箱都是红海模拟器,为的是帮助我们了解珊瑚如何应对高温和酸化等生存环境的变化。”在埃拉特校际海洋科学研究所,珊瑚礁生态学实验室主任毛兹·菲内对《环球》杂志记者说。

  菲内还是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他长期在埃拉特校际海洋科学研究所工作,那里聚集了以色列众多院校的海洋科研人员,他们共同致力于推动海洋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联合研究与保护工作。

  菲内表示,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亚喀巴湾堪称“珊瑚避难所”,如果未来地球上其他海域的所有珊瑚都消失了,那么这里最有可能成为珊瑚的“最后家园”。珊瑚通常会在水温高出正常最高水温1℃至2℃时出现白化现象,而亚喀巴湾的珊瑚可以承受高出5℃至6℃的水温。

  “我们甚至发现,当把温度不断调高时,有些珊瑚甚至表现出了更强的活力,它们可能是全球不多见的能够享受高温的珊瑚。”菲内说。

  据菲内介绍,研究所共有红海模拟器80个,所容纳的都为天然海水,但被人为调整了相关参数,为的是构建起高温和酸化等珊瑚未来可能面临的恶化环境。在暴露于户外模拟器一段时间之后,研究人员会将珊瑚带入实验室进行全面“体检”,以进一步观察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变化。

  记者看到,一台机器在一排排红海模拟器间隙中来回移动,犹如珊瑚们的“巡视员”。菲内说,这一设备安装有摄像头及能够探测水温、盐度、溶氧量和酸碱度的传感器,可持续监测模拟器中珊瑚的生存状况,实现在移动端和电脑端的实时监看,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便会发出警报。此外,各项数据结果会共享给亚喀巴湾海域相关国家的同行,为跨国联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未雨绸缪

  菲内解释说,亚喀巴湾海域的珊瑚之所以“顽强”,是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结果。从六七千年前起,这些珊瑚就生长在更加温热的红海南部,而只有那些生存能力强的珊瑚才能向北迁移至狭长的亚喀巴湾,在适应了海水环境后得以幸存至今。

  然而,尽管研究认为亚喀巴湾海域的珊瑚可能会相对更长寿,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高枕无忧。菲内说,当前人类活动为珊瑚的生存环境带来较大威胁,污水排放及化学、金属物质的侵蚀都会削弱珊瑚对高温的耐受力。

  此外,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与美国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表明,人类频繁使用的防晒霜普遍含有的氧苯甲酮成分被释放到水中后,会破坏珊瑚的遗传结构、削弱其繁殖能力,即便在较低水温中也会加速其白化过程。“毒性作用的最低浓度为万亿分之62——相当于6个半标准游泳池中的一滴水。”菲内说。

  菲内对记者强调,珊瑚是非常敏感的物种,不破坏生态是从事科研实验的前提。模拟器中的各类珊瑚并非刻意获取,它们来自由海水环境构成的培育室,此前因自然风暴、港口建设等原因脱离海底后被送至研究所。

  走出研究所不远,便可来到游人如织的水下观测公园。在这一海洋公园中,人们能够看到大量五彩斑斓的珊瑚和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园长阿维夫·利维向记者介绍,每年这里都会举办许多寓教于乐的科普和教育活动。例如,海洋中的一些珊瑚残体会被带到公园中,为针对儿童的珊瑚修复和保护课程提供样本。

  “在我身后能看到的这些珊瑚都已经存在几千年了。珊瑚是活的动物而非植物,它们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共生系统。像这样大小的珊瑚由几百种不同生物组成,这些生物共生于一处珊瑚群落中,它们相互竞争也彼此友善。”利维说。

  利维说,知识是一切行动的前提,珊瑚礁不仅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也是非常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人为的小破坏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大问题,我们呼吁大人和孩子都能树立起保护意识。”

来源:2023年6月2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