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平台-百家乐平台大全

一位以色列艺术家偶遇了中国画

2023-06-14 07:19:38 来源: 《环球》杂志

 

斯韦塔·多洛舍娃的画作

  首次到访中国的她深受震撼,高耸林立的摩天大楼、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带给这位艺术家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初到异国的新鲜感和迷失感,成为她日后创作的灵感之源。

文/《环球》杂志记者 王卓伦(发自耶路撒冷)

编辑/马琼

  昏暗的灯光、斑驳的墙面、质朴的水泥地——这是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市中心一处颇具工业风的展厅,也是艺术家斯韦塔·多洛舍娃眼中一列驶向中国上海的流动列车。这列“列车”被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所点缀,装载着她2018年旅居中国3个月的美好记忆。

  这场主题为“从亚伯拉罕出发的特拉维夫-上海列车”的特别画展持续近1个月后落下帷幕。与许多画展不同,一家名为亚伯拉罕的青年旅舍是它的举办地。在此留宿的背包客来自世界各地,一张张东方元素的画作让他们放慢了匆匆的脚步,驻足停留、细细赏味。

偶遇

  2018年,多洛舍娃受邀到上海参加一个艺术项目,住在外滩一带的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首次到访中国的她深受震撼,高耸林立的摩天大楼、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带给这位艺术家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初到异国的新鲜感和迷失感,成为她日后创作的灵感之源。

  “置身于热闹的上海街头,我发现周围的现实如此梦幻,超乎我苍白的想象力。所以我以外国人的视角,把在上海看到的一幕幕呈现了出来。”多洛舍娃对《环球》杂志记者说。

  多洛舍娃的笔下,有街头巷尾闲谈的老人,有结伴购物的年轻一族,有匆忙赶路的快递小哥,有身穿汉服拍照的女孩……看似稀松平常的场景,都被赋予不同寻常的艺术美感与张力。

  据多洛舍娃介绍,在上海创作第一幅作品时她本打算使用水彩,但在“文化第一街”福州路,花样繁多的绘画工具令她大开眼界,索性决定就地取材,大胆运用此前很少接触的中国画元素。

  “在福州路进进出出一家又一家店,我拎着大大小小的包,心想着带的钱都要花光了。”多洛舍娃笑着对记者说。

  无心插柳柳成荫,与传统中国画的偶遇,为多洛舍娃打开了一片创作新天地。在上海期间,她共创作了15幅作品;离开上海后,她在世界各地旅居时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手法,又陆续创作了15幅新作品,将对上海的感情继续倾注于笔端。

  这些画作以红、黑、灰三色为主,均采用传统中国画技法的毛笔、宣纸和墨水创作而成,并借鉴了中国画中人物工笔与淡彩晕染的风格,作品颇具感染力。

  多洛舍娃对记者说,所有画作中她最喜欢的,正是自己上海题材作品中的处女作。画作中,一个身穿汉服的女孩匆匆走过街角,正坐在路边休息的三个老奶奶向女孩投去好奇的目光。

  三个老人心里在想什么?女孩走过后她们又聊了些什么?现代生活带来的社会变迁、平凡个体经历的岁月洗礼,不同年代人之间的认知代沟,这些是多洛舍娃眼中普世存在的场景,构成了她细致入微的观察视角,也成为支撑她不断创作的动力。

双城

  画展上,离“上海系列”不远处,展示的是多洛舍娃用水彩创作的“特拉维夫系列”。这一系列“画风大变”,在颜色运用上更为鲜艳大胆,更具现代主义风格。两个系列虽风格不同,但均取材于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希望表达出人性最本真质朴的部分。

  2009年,多洛舍娃以犹太人“回归”的身份从乌克兰移民到以色列。带着来自故土的情感记忆以及对于新家园的向往与好奇,她开启了一段全新生活。“作为移民,特拉维夫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种复杂的情感与上海带给我的触动类似。但正是这种异乡人的视角,让我的艺术创作的意境更加饱满。”多洛舍娃说。

  策展人艾拉·克罗赫马尔对记者表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多洛舍娃曾在上海和特拉维夫画过两幅场景极为相似的画,画中主角都是正在家门口独自玩耍的小女孩。于是她灵感突现,决定以两个城市作为主题,在时空的变幻中为以色列民众呈现一场精彩的“双城记”。

  克罗赫马尔说,自己虽从未到访上海,但对特拉维夫常被比作“以色列的上海”早有耳闻——两座城市同为经济重镇,充满了现代活力。同时,她还对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历史上曾互施援手的佳话有一定了解,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去上海,走近那些书中读到的故事。

  除了“上海系列”和“特拉维夫系列”,展览还展出了一系列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插图。“这些插图意在表现当代生活中不时出现的未知元素,对两个城市画作系列形成一种补充,正如流浪者在睡眠中会随着火车行进的声音进入奇异梦境一般。”多洛舍娃说。

续缘

  上海之行加深了多洛舍娃与中国的联系。2019年,她的儿童绘本《睡莲花下的奇书》被编译为中文出版。在书中,她描绘了一个存在于手指缝中的神奇国度,里面的女孩由糖果、蛋糕组成,男孩由刺、贝壳和绿青蛙组成,他们的住处是石头花,交通工具是铁虫……

  “脑洞大开”的梦幻世界,寄托着多洛舍娃内心深处不愿舍弃的一片童真。在她看来,人类的成长是逐渐抛弃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历程,因此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童话故事,也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返老还童”之书。

  “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丰富广阔且不可思议,我总是惊叹于现实生活永远比我的想象更加精彩。生活中有很多瞬间看似极其平凡,但又让人捉摸不透,我体会到了这些时刻的价值,并将它们小心收集起来成为我创作的灵感之源,它们犹如我生命中嘀答作响的计时器。”多洛舍娃说。

  2022年,多洛舍娃还与中国艺术同行合作完成了一系列以敦煌为主题的文创合作。她从敦煌的华盖、壁画以及飞天故事中汲取营养,融入西方神话故事元素,独具匠心地编织出自己心中的东方仙境。基于莫高窟中的乐舞场景,她创作了“纵歌仙阙”系列,以精细的手绘技巧使敦煌壁画中的仙鸟、舞乐伎、亭台楼阁恍若重生。

  莫高窟撼人心魄的美,令多洛舍娃大为惊叹。她说,在创作过程中,她反复研读既有资料,挖掘和学习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庆幸的是,虽然可供参考研究的英文资源有限,但敦煌的艺术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每一次回味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想法。”她说。

  “洞窟中的艺术珍品真的令我痴迷,以至于我至今仍然沉浸在一种孩子式的兴奋感中。我还经常会想起那些名字早被风沙所掩埋的敦煌壁画创作者,他们是籍籍无名的艺术家,毕生都在为美而谦卑地服务,最终聚沙成塔,为后人留下了那些令人惊叹的杰作。”多洛舍娃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那些隽永的东方之美在世界舞台上能够更加广为人知。

  除了绘画创作,多洛舍娃还用文字将她在上海的美好记忆记录下来,于2022年用俄语出版了一本回忆文集,让自己的上海情缘以多种形式落于指尖。

  “在上海,我在努力面对两个新的现实——那是个流光溢彩的、超乎我想象的城市,也是个丰盈多姿的、令人回味的当代艺术世界。”在书的摘要中,多洛舍娃这样写道。

  俄裔以色列人扬娜·戈雷利克是这本书的读者之一,特地慕名前来参观“从亚伯拉罕出发的特拉维夫-上海列车”展览。她说,书中的上海繁华、热闹、充满人情味,看完展览后她心中上海的美好形象愈发清晰。

  “我从小在圣彼得堡长大,那里有很多中国人,儿时我还有不少中国发小,因此我对中国很有感情。”戈雷利克说,随着上海-特拉维夫航线复航,她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亲自去上海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个真实中国的魅力。

来源:2023年6月1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