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上市公司出龙城,何以常州?-百家乐平台网
2024 10/21 10:34:58
来源:上海证券报

百家上市公司出龙城,何以常州?

字体:

  万亿之城再出发,百企上市启新程。10月21日,在区域上市公司达到100家之际,江苏常州召开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邀请企业家、科学家、投资者等,共同见证常州资本市场的里程碑时刻,共话产融深度结合、共促产业发展、共赢资本合作。

  从新能源之都到“万亿之城”,从苏南工业重镇到“资本高地”,近年来,龙城常州经常出现在财经新闻的头条。何以常州?

  “龙城速度”:

  23年“从0到50”,7年“从50到100”

  1994年,苏常柴A在深交所上市,这是全国农机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江苏常州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2年6月,常茂生化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常州市首家赴港上市公司;2006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常州市首家赴美上市公司;2009年12月,常州市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天龙光电在深交所上市;2010年5月,常州市第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常发制冷在深交所上市;2020年6月,天合光能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常州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9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注册成立,同年11月,常辅股份、同惠电子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

  2024年9月25日,主营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成套化工工艺技术方案的瑞华技术登陆北交所,成为常州第100家上市公司。

  从1994年到2024年,常州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各上市板块“全面开花”,其中沪深主板40家、创业板23家、科创板6家、北交所7家,境外市场24家。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从0到50,常州用了23年;从50到100,常州只用了7年。特别是近两年,常州资本市场更是跑出“龙城速度”。

  今年以来,常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4家,新增数量位居江苏省第一,并列全国城市第二。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常州新增4家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审议,1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企业过会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形成存量过会企业(含境外)5家、在审企业5家、辅导备案企业40家的上市后备梯队,梯队规模位居江苏省前列。

  此外,随着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培育壮大,常州新增10家企业挂牌新三板,数量位居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二,其中近五成企业达到北交所在审企业业绩中位数、6家企业已辅导拟申报北交所,另有3家企业获得挂牌同意函、4家企业正在挂牌审查,新三板梯队规模同样位居江苏省前列。

  多层次、富有生命力的常州资本市场生态正在加速形成,赋能产业全链“生机盎然”。

 科技底色:

  高新企业超八成,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在资本“活水”注能之下,资本市场“常州军团”实现跨越式增长,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常州百家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八成,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层出不穷。

  例如,主营碳纤维新材料的中简科技,通过资本助力,自主研发出ZT7系列碳纤维产品的工程化生产和批量应用,填补了航空航天应用领域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空白。此外,公司以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产品,还解决了高端装备结构选材“无米下炊”的难题,是现阶段国内唯一一款已经工程化应用的第三代碳纤维产品。

  恒立液压则是国内高端液压件领域的代表企业,公司以其强有力的科技研发能力,支撑起强大的竞争力,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9.85亿元,同比增长9.61%;净利润24.99亿元,同比增长6.66%。

  在上市企业数量增长的过程中,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已成为常州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出诸多优秀代表。例如,科创板光伏第一股天合光能、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中创新航、新能源园林机械龙头企业格力博,光伏正面银浆市占率全球第一的科创板公司聚和材料。

  在光伏制造产业方面,常州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涌现出天合光能、亿晶光电等领军企业。常州现有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在全国占比约为10%,光伏支架出货量居全国第一。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常州也厚积薄发。围绕理想、比亚迪等4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常州汇聚了百余家产业链上下游规上企业,吸引了宁德时代、贝特瑞等国内超七成动力电池链主企业来常州设厂,孵化出中创新航等上市公司新秀,以及蜂巢能源、星星充电等全球独角兽。

  双向奔赴:

  引金融“活水”,解企业之“渴”

  然而,上市之路并非坦途,背后离不开“有形之手”的开路搭桥。特别是民营企业要长成“参天大树”,除了公司自身不断“茁壮成长”,还需要优质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雨露”。为此,常州不断尝试新思路、拓展新作为,全力推动产业与金融双向奔赴、相互赋能。

  目前,常州已构建形成“1+3+X”政府基金矩阵,围绕百亿龙城科创一级母基金,设立了产业基金、天使母基金、新能源母基金等3只专项母基金,母子基金总计58只,总规模超500亿元。其中,设立主投新能源领域的基金33只,总规模超360亿元,累计投资常州新能源项目89个,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300亿元。

  资本赋能效果显著,未来产业加速落地。依托龙城金谷系列基金、蒲公英科创人才基金,以“基金招商”推动未来产业项目加速落户,上半年常州科教城签约未来产业项目43个;2024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现场签约的12个项目中,常州签约4个,数量居江苏省第一。常州还先后设立规模50亿元的IDG碳中和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的国电投基金,联合深创投、松禾资本、金雨茂物等组建了西太湖产业投资联盟,为80余家未来高科技企业成长赋能。

  伴随着“龙城金谷2.0”的正式发布,常州市资本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股权投资日趋活跃。展望未来3年,常州市提出了战略目标:一是机构集聚提质。大力培育引进权威榜单品牌机构、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私募基金三类经营主体,力争到2026年末集聚资本规模超过3000亿元。二是资本赋能提效。锚定服务企业上市、培育未来产业、助力资本招商三大任务,力争到2026年末助力全市股权融资超千亿元、投资未来产业超200亿元,助力企业上市超70家、招引十亿元级产业项目超10个、(潜在)独角兽和顶尖人才项目超10个。三是协同体系提优。以龙城金谷为载体建设“四库三中心”,即产业项目库、上市后备库、科技成果转化库、投资机构白名单库,以及资本项目对接中心、新质生产力服务中心和智力交流协作中心。

  如今,在常州,有越来越多有耐心、重创新的资本正沉下心来做高新科技企业的伙伴。

 蓄势待发:

  覆盖六大产业,锚定五大市场

  资本市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质地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地方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2023年度,常州全市上市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5968亿元。今年上半年,常州上市公司中近九成实现盈利,近半数公司实现业绩增长。

  资本市场“常州板块”还将提质扩容。截至目前,常州市已入库培育上市后备企业706家,形成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型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节能环保和新型电力装备等六大重点产业矩阵,聚焦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境外市场等五大市场板块。

  在培育更多后备力量的同时,常州还大力开展“苗圃、股改、辅导、审核”四大梯次培育。包括推动在证券交易所审核的10家企业,按照监管要求高质量开展信息披露、做好问询答复;推动在江苏证监局辅导备案的40家企业,努力提升业绩规模;助力183家企业完成股改,选准选好上市路径;培育473家具有上市潜力的苗圃企业,建立全周期、多要素的支持体系。

  常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云峰介绍,未来,常州将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以新能源之都建设为引领,以“1028”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加快推进产融深度结合,加速未来产业落地,打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常州样板”。

  上下同欲者胜,政企同心者赢。资本市场上的“常州军团”正蓄势聚力,争创下一个“100”。

【纠错】 【责任编辑:徐曼曼 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