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疼痛成为日常:解码慢性感染的突围之道-百家乐平台网
2025 03/19 10:26:11
来源:百家乐平台网

当疼痛成为日常:解码慢性感染的突围之道

字体:

在肛肠疾病的大家族里,肛瘘虽然不像痔疮那般被大众频繁提及,但它带来的困扰却不容小觑。肛瘘一旦缠上,就如同在身体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时不时就会引发疼痛、流脓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肛瘘这一疾病。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隐秘的慢性感染常被误认为普通痔疮或皮肤感染。临床上约30%患者因初期症状轻微而延误就诊,待出现持续疼痛、渗液时,感染往往已形成复杂通道系统。更有数据显示,未经规范治疗的病例中,近半数会在3年内反复发作,甚至引发肛门畸形等严重并发症。这种"静默进展"的特性,使得正确认知和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肛瘘,医学上全称为肛管直肠瘘 ,是指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慢性、感染性通道,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后遗症。从结构上看,典型的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是感染的入口;瘘管是连接内口和外口的管道,可分为主管和支管,其走行复杂多样,有的弯曲细长,有的则较为短小;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是脓性分泌物排出的出口。

肛瘘的形成往往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密切相关。当肛门腺感染后,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形成脓肿。如果脓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但由于引流不畅,脓腔内的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物不能完全排出,就会导致脓腔壁纤维化,形成一条从肛门直肠内通向肛周皮肤的瘘管,肛瘘便由此产生。

此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增加肛瘘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的腹泻或便秘,会对肛管直肠黏膜造成反复刺激,破坏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引发感染;患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肠道黏膜处于持续的炎症状态,免疫系统紊乱,肛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肛周外伤、直肠肛门手术等也可能损伤肛管直肠周围组织,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进而引发肛瘘。

肛瘘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肛周反复流脓、溢液。这些分泌物不仅会弄脏内裤,还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尴尬。在公共场合,患者总是担心异味被他人察觉,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社交活动。

疼痛也是肛瘘患者常见的痛苦之一。当瘘管通畅时,疼痛一般不明显,多为局部坠胀感。但如果瘘管外口因炎症刺激或粪便堵塞而暂时封闭,引流不畅,就会导致瘘管内压力升高,引发较为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疼痛会进一步加剧,使得患者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便秘,而便秘又会加重肛瘘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由于肛瘘长期存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会导致肛周皮肤出现瘙痒不适。患者常常忍不住搔抓,这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而且,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还有可能导致肛周组织发生恶变,虽然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肛瘘一旦确诊,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这是因为肛瘘无法通过保守治疗彻底治愈,只有通过手术切除或切开瘘管,才能清除感染源,促进伤口愈合。手术的原则是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确保彻底清除瘘管,降低复发率。

1. 瘘管切开术:适用于低位肛瘘,手术时将瘘管全部切开,使其充分引流,然后通过换药,让伤口从底部逐渐愈合。这种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对于高位肛瘘并不适用,因为高位肛瘘切开可能会导致肛门失禁。

2. 挂线疗法:主要用于高位肛瘘,利用橡皮筋或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瘘管。在切开过程中,橡皮筋或药线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勒割,同时刺激组织产生炎症反应,使切断的肌肉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从而避免了因一次性切断肛管直肠环而导致的肛门失禁。挂线疗法一般需要多次紧线,整个治疗过程相对较长,但能够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3. 肛瘘切除术:对于位置较低、瘘管较直且范围较小的肛瘘,可以直接将瘘管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完整切除。这种手术方法能够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但术后伤口创面较大,愈合时间较长,需要患者在术后做好伤口护理工作,防止感染。

除了上述传统的手术方法外,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如肛瘘栓填塞术、生物蛋白胶封堵术等。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治疗费用较高、复发率相对较高等,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肛瘘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术后,患者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久坐,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同时,要保持肛门局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也可遵医嘱使用药物坐浴,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感染。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和腹泻。因为便秘时大便干结,排出困难,会增加腹压,导致伤口裂开、出血;而腹泻则会频繁刺激肛门,影响伤口愈合,还可能引发感染。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这些食物会刺激肛门直肠黏膜,加重局部充血、水肿,不利于病情恢复。

术后伤口的换药也非常关键。换药的目的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清除伤口内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换药,不要自行增减换药次数或延长换药间隔时间。在换药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康复过程中,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肛门功能锻炼,如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肛门失禁和肛瘘复发。具体方法是:全身放松,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吸气,舌舔上腭,同时向上收提肛门,像忍大便的样子,提肛后稍闭一下气不呼,然后配合呼气,全身放松。每次做20 - 30次,每天早晚各做1组。

肛瘘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但只要我们对它有足够的了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降低发病几率。一旦不幸患上肛瘘,也不必过于恐慌,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做好术后护理和康复工作,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恢复健康,重新享受美好的生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 刘骏)

【纠错】 【责任编辑:吴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