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治疗的核心,为患者创造高质量的健康生活。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默沙东中国发起“甜蜜回家计划”,同样呼吁社会关注糖尿病患者的高质量生活,通过各方力量支持,帮助广大糖友守护生活中的幸福瞬间。
进博会现场,百家乐平台网特邀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益明教授,李益明教授特别指出,需通过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推动跨学科合作和综合管理、加强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措施,为糖尿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积极正向的疾病管理“氛围”;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糖尿病年轻化问题不容忽视:中青年职场人群在糖尿病风险防控和疾病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作为“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与家庭“幸福感”更是息息相关。
李益明教授
李益明教授强调,幸福感的提升主要源于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通过有效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另一方面,幸福感也体现在治疗过程中的个性化关怀——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年龄、病理生理基础、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身体状况等,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影响,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糖尿病“入侵”职场,打工人如何应对?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2021年《糖尿病地图集》显示,全球20至79岁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37亿,预计到2045年将激增至7.83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在持续攀升,从1980年的不足1%增长至2018年的12.4%,已成为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1.4亿成年人受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影响。
糖尿病一度被认为是老年慢性疾病,但如今中青年患者日益增多,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据统计,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18-49岁的中青年患者占比已达到22.6%。
李益明教授指出,糖尿病年轻化趋势主要源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中青年患者或因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及偏好高油高脂食物等因素面临肥胖风险,成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糖尿病对中青年人群的影响深远,不仅是疾病所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工作影响,还可能因长期高血糖损害多个器官,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类疾病,带来更严峻的健康威胁。
李益明教授认为,相较老年患者群体,对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更为复杂,他们有时“自仗年轻”,对疾病缺乏科学认知和自我管理意识,加之工作繁忙、难以保证规律治疗,导致疾病对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应对糖尿病年轻化挑战,李益明教授建议需多管齐下:一方面,需提高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不因年轻就忽视健康管理;同时,面对快节奏、高压的职场生活,中青年人群需特别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注意少油、少脂、少盐,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肥胖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糖尿病综合管理目标——共病管理不能偏废,血糖、血压、血脂需共同管理,警惕其他并发症风险及体重超重等问题,提升糖尿病综合管理水平。
共创优质科普,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提高糖尿病科学管理水平,健康科普先行。面对日益严峻的糖尿病防控挑战,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委联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糖尿病知晓率达到6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得到70%以上,持续提高糖尿病治疗率、控制率、并发症筛查率。
对此,李益明教授着重指出,认知不足与自我管理能力的薄弱是糖尿病长期综合管理的一大障碍。很多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尚处于浅显层面,缺乏必要的自我管理认知和技能,直接导致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有效调控血糖,增加了并发症的潜在风险。
对此,李益明教授强调,落实《方案》提出的“开展糖尿病防治全民教育”对突破糖尿病综合管理障碍至关重要。他认为,一分预防强于十分的治疗,全民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科普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不过,全民教育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对此,李益明教授坦言,尽管专业人员拥有深厚的疾病专业知识,但在科普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仍面临技术限制、创意匮乏及制作经验不足等短板。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李益明教授表示,“期待更多科普专业人员的加入,提供技术支持、创意设计及丰富的制作经验,共同提升科普作品的质量。同时,随着大量科普作品的完成,也希望更多宣传平台,如广播、短视频平台及电视频道等,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增强科普内容的传播效果,共同推动全民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