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主角。今天我们关注的主角,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
还记得你学到的第一句“子曰”是什么吗?
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还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最常听到的《论语》名言又是什么呢?
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欲速则不达”,还是“君子成人之美”?
从个人品格到学识修养,从为人处世到治国理政,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把道理一条一条告诉给了世人,经过数千年的验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他火了2500多年,我们追了2500多年,追星的最高境界,怕是也不过如此。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2年,祭祀典礼在多地隆重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追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如今,孔子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当人们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孔子时,纪念的又是什么呢?
2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然而,孔子对世人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孔子博物馆外巨大的孔子塑像。 受访者供图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史》中写道,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西方古代的哲学家。
孔子被誉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1984年美国出版《世界名人大词典》,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首位。而英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同样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首位。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指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可以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3
纪念孔子的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传承。
也许有的人对传统文化感到陌生,觉得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
《我在故宫修文物》视频截图
2016年春节期间,《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爆款纪录片。无数网友在B站打出过“表白王师傅”的弹幕。片中那个陶瓷组的妹子周一闭馆时,会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是: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100多年前的溥仪……而师傅一句“我去寿康宫一趟”让大家犹如看《甄嬛传》一般穿越,但他们随意的神情又像去隔壁串门一般。这一反差萌让大家瞬间觉得,原来“高不可攀”的故宫里有这么一群实实在在的“隔壁老王”们,用他们殿堂级的手艺,守护着千百年前的稀世珍宝。
今年河南卫视凭借着“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一次次火爆出圈。春节甩出《唐宫夜宴》《天地之中》一波王炸后,端午节用一段唯美曼妙的水下中国风舞蹈《祈》,再现曹植笔下“洛神”之美。甚至被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推力荐,火到了国外。让一众网友惊叹:我是看到神仙了吗!
这些节目所展示的,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们之所以会火,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很美。网友们所惊叹和喜爱的,也正是对这真实的文物故事和真实的历史文化的认可。这些都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无价的遗产,是属于每个中华儿女的,这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带给每个人的自豪感是深埋在骨子里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经典、戏曲、音乐、舞蹈、书画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挥毫泼墨、吟诗诵词成为青少年的新时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4
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2021年9月27日,“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举行,180名海内外学者在这里求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共性问题。
公元前的孔子,依然在为今天的人们提供政治智慧。
监 制:朱永磊 安传香
策 划:李洁琼
文 案:李 童
视频制作:冯文雅
延伸阅读: